最近学校开展教学评估活动,我作为评委之一听了六年级平行班两位教师的课,内容是《天游峰的扫路人》。两人显然在备课前已经一起研究过课文,上课的基本思路相似,都分为两大板块:先学“天游峰”,后学“扫路人”,整体感觉思路清晰。
相同的教材,相同的教学思路,相同的教学环节,甚至课堂上出现了许多相同的教学语言。粗略一听,这两堂语文课有太多相同之处。但是如果细细分析与品味,在这么多相同之间又存在着很多不同:即使是同一个教学环节,甚至同一个教学细节,两位教师在课堂上的处理方式与表现手段各有不同。细节决定成败,带着理性的比较与深刻的审视听课,在相同与不同之间,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尽显其间。
细节1:感受武夷山的“险”
两位教师都注意到了课文第2段的描写,都凭借“银丝”这个重点词语引领学生感悟武夷山的“险”。两位教师都采用了“换词法”,但学习这个词语时又有细微差别:
A教师:将“银丝”换成“电线”,从而在感受山之险的同时又感悟了文中的另一层意蕴:美。顺带“牵”出课文中“飘飘悠悠”这个词语,使高大巍峨的武夷山有了无与伦比的美感。
B教师:将“银丝”换成“银线”或“银绳”,感受山之险。
显然,A教师的做法更高明一些,从“险”出发,她注意到了“银丝”写法上的美感以及武夷山本身的美感。而B教师对这一词语的教学略显单薄。
细节2:感悟扫路人的“累”
两位教师都在课堂上向学生抛出了“累”与“不累”的话题,供学生讨论,但交流时的教学效果又完全不同。
A教师:通读全文,抛出“累”与“不累”的话题:“你觉得老人的工作累吗?如果认为累,为什么?如果认为不累,又是为什么?”请学生从课文中查找有关段落,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组织讨论。
B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一步步学习“扫路人”的外貌、行为、语言等,在这一过程中,学到课文第7段时的最后两句话:“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这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教师抛出了关于老人“累”与“不累”的话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由于两位教师抛出这一话题的时机不同,使课堂上的效果完全不同。A教师从课文整体入手,抓住这一核心问题引领学生学习课文中关于“扫路人”的外貌、行为、语言等,从文中各处去找、去悟,学生交流全面、有效。A教师这一做法从高处引领,角度正确,使课堂具有全局感与完整感。
B教师直到学习课文中关于“扫路人”的“行为”其中的一部分时,才抛出“累”与“不累”这个话题就显得有些局促突兀。从学生现场交流的情况来看,学生仅就课文的这一节谈了一点看法,很难照顾到全文,对“累”与“不累”的感悟也略显简单片面。课堂有种割裂感,不够流畅。
细节3:分角色朗读的处理
课文以对话为主,因此两位教师都想到了分角色朗读指导学生理解课文,进行朗读训练。但这一环节教学中,高低又可见一斑。
A教师:学好课文中关于“扫路人”这一部分后,请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经过老师的指导读得很有起色。
B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后,教师的教学并没有到此戛然而止,而是和朗读的两位学生一起创设了一个情境,进行师生对话交流:
教师问“游人”:请问,你是不是在“耍”老人,老人已经70岁了,30年后,你还会来看望这位老人吗?
学生进行了热烈讨论,感悟到了老人的“豁达与开朗”。
教师又问“老人”:请问,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您已经70岁高龄了,30年后还能请人家喝茶吗?
学生也进行了热烈讨论,感悟到了老人的“自信与乐观”。
听了两位教师这一环节的教学,孰优孰劣,已见分晓。A教师这一环节为读而读,虽然学生读的效果很好,但仅止于此。
B教师就有所不同,体现教师匠心独运的一面:教师的朗读教学同时又为学生学习课文感悟课文服务,利用分角色朗读巧妙创设师生对话情境,自然而然激发了学生讨论探究课文的兴趣,一番激烈讨论后,使课文中人物形象的感悟更显丰满,具有立体感。
细节4:写话训练的设计
课末,两位教师都设计了想象性的写话训练,对课文的结尾展开续写,进行了再创性设计,但训练的内容与效果又截然不同:
A教师的训练话题是:“30年后,我又来到了天游峰,会有怎样的情景?”
B教师的训练话题是:“我回到住地,摊开笔记本,写下了这样一段话:__________。”
两位教师都在课的最后安排了写话训练,训练内容都涉及对课文内容的延伸。
但A教师的设计重在情节,请学生想象30年后作者与老人相会的情景,学生回答空洞无物,源于教师拓展过远,脱离文本。作者嘴中的“30年”是对老人的一种美好祝福,老人能否再活30年,30年后如何相会?这些问题没有答案,也没有必要去探究,课文到此结束恰到好处。因此这样的训练有点画蛇添足。
B教师也对课文的结尾进行了续写训练,学生回答非常精彩,这一环节成了课堂的点睛之笔。但同样是写话训练,这一训练不是为了续写情节的需要而给课文硬装上一个“尾巴”,也不是没有“约束”感地大肆扩张课文内容,而是通过创设想象写话这一平台,巧妙地检验反馈学生学习课文是否到位,同时为了深刻理解课文,将课文立意从高处“拎一拎”,更好地感悟课文的主旨内涵所在。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吴江平望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