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烈日当空、酷暑难消,坐在空调屋中闷热也难以消去;古人没有电风扇也没有空调,又是怎样避暑的呢?
古人也喝冷饮,隆冬时节把冰藏在十几米深的地窖,炎炎夏日再取出食用。周代有专门掌管冰的凌人。《周礼·天官·凌人》写道:“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凌人是专职的“冰官”,平民百姓想喝冷饮恐怕不易,他们又能吃些什么呢?《荆楚岁时记》记载:“伏日进汤饼,名为消恶。”古人习惯称暑为恶,消恶就是指避暑;汤饼是一种煮熟的面,虽然不是寒凉之食,但在夏天吃碗热腾腾的汤饼必然大汗淋漓,也能把体内的一些热量带走,这也许就是以“热”攻“热”的避暑方法吧。
宋代出现了与现在雪糕相似的冷饮“冰酪”,南宋诗人杨万里便对它情有独钟:“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明清之人,藏冰最盛,喝冷饮蔚然成风。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写道:“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编氓得卖买。手二铜盏叠之,其声磕磕,曰冰盏。”根据当时的规定,达官贵人可以到官府衙门领票取冰,他们喝冷饮成了家常便饭。有些人还会与当地官员进行“灰色交易”,弄到一些廉价冰出售,平民百姓喝到冷饮也就不难了。夏天有了冰就舒服多了,严缁生《忆京都词》云:“冰窖开后,儿童舁卖于市,只须数文钱,购一巨冰,置之室中,顿觉火宅生凉。”那时,不但有卖冷饮的,还有卖冰冻食品的,如冰冻杏干、冰冻柿饼、冰冻杨梅等。
苦味之食为古人推崇。《周礼》说“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主张夏天多吃苦味的东西,比如苦瓜、蒲公英、荷叶等。
酸甜之食也可以去暑,比如生津止渴的杨梅。宋代诗僧祖可在《杨梅》一诗中写道:“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价千金。味方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子深。飞艇似闻新入贡,登盘不见旧供吟。诗成欲寄山中友,恐起头陀爱渴心。”
古人夏天还经常喝草药汤。《京都风俗志》记载,伏天有人煮苏叶、藿叶、甘草等汤在大街小巷摆卖。“苏叶”即紫苏,性温味辛,发表散热,化痰止咳。炎炎夏日喝苏叶汤,的确是一服清凉剂。
为了避暑,古人还有许多有趣的发明。汉代有“七轮扇”,夏日中午也可以享受徐徐清风。《西京杂记》云:“长安巧匠丁缓作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南宋时期的“水激扇车”风力更大,许多人到酒楼茶肆避暑,“暑毒方甚,众纷至茶肆处,门前水激扇车,风猎衣襟,四隅积水成帘飞洒”,这是何等清凉!
“凉屋”也是古人的一大发明。凉屋建在小溪或小河边,有的利用水车旋转带动扇轮把凉风送进屋内,有的利用水车旋转将水送至屋顶,水再慢慢顺着屋檐洒下,像“人造瀑布”一般,比七轮扇和水激扇车进步多了。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对凉屋的描写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何处堪避暑,林间背日楼。何处好追凉,池上随风舟。”这是白居易的诗。“林间背日楼”是难得的避暑山庄,至于“池上随风舟”就更清爽了——在长满芦苇的池塘划着小船,凉风扑面,不亦乐乎。杨万里《夏夜追凉》一诗写道:“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看见茂林修竹,听到百虫齐鸣,即使没有风,诗人也感到了丝丝凉意。王维走进竹林更有一番情趣,他写了《竹里馆》一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刘禹锡喜欢屋前有翠竹,他在诗中写道:“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
所谓“心静自然凉”,只有无拘无束与大自然的清凉接触,才是古人避暑的最佳选择。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信宜市丁堡镇塘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