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世纪末、21世纪初涌现高考“师范热”,近年来“师范专业报考热”再起,并持续成为社会热点议题。2020—2022年,师范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呈逐年攀升之势。这促使师范院校开办师范专业的潜在热情不断提高,一定程度上也为职业师范院校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其中值得关注的是,由普惠性幼儿园建设需要而导致的幼儿园教师需求量激增,使从事幼儿园教师教育的职业院校开始扩招,其他多家高职院校也纷纷增开幼儿教育或学前教育专业。应该说,在中国师范院校、综合院校和职业院校三轨教师教育体系之背景下,“师范专业报考热”已经呈现出全面的“热度”之势,并由本科向研究生阶段蔓延。
“师范专业报考热”呈现出新的具体形态,此种现象原因复杂,归类起来大概有六大原因。
一是国家密集出台惠及教师培养机构的一系列政策之推动。国家密集出台惠及教师培养机构的一系列政策,是吸引高中生报考师范专业的直接动因。自2007年至今,国家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先后实施的免费师范生、国家公费师范生和优师生政策以及遵循师范生未来发展规律的个体优惠政策,以不断提高师范生的在校生均培养经费和遵循教师成长规律为抓手,直接吸引了高中生报考师范专业。典型的如,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相继出台, 2021年7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简称“优师计划”),2022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又出台了《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提出构建部属师范大学和地方师范院校师范人才培养协同机制,为师范专业的报考热度又“烧了一把火”。
教育学科普遍存在于综合大学,甚至在教育学科高规格人才培养上,综合大学还有比较大的优势。例如,就教育博士生招生而言,综合大学具有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培养的一体化和贯通性优势。同时,综合大学教育学科发展在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上具有从单纯的教育学人才培养向教师教育或教育硕士扩展的倾向性,向上流动通道的开启及其可预见性也在客观上为“师范专业报考热”的形成创造了积极条件。
二是社会尊师重教氛围不断浓厚之导向。社会尊师重教氛围不断浓厚,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为青年学生高考填报师范志愿奠定了深厚的社会基础。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从家长到学生,不同主体均对教师群体高度关注,这在很大程度上为青年学生报考师范专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教师职业的稳定性,尤其是编制、收入、假期等“综合优势”正在成为人们选择教师职业的一个重要社会原因。还有,自疫情发生以来,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形成了稳定性与否的鲜明对比,教师通过线上、网络的方式依然可以稳定地工作从而获得稳定的收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教师职业在不确定性时代的确定性特征,“师范专业报考热”的形成与之有很大关系。
三是一线城市重点学校高学历教师招聘现象之影响。一线城市重点学校高学历教师招聘的名校现象,推高了社会对于教师岗位的期待值。世界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中小学名校当教师的选择显然推高了整个社会对于师范专业的认同度,从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某些中小学公示的入职教师履历、学历之高令人刮目相看,国内外名校博士、硕士竞争中小学教职岗位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如此一来,招聘教师的中小学名校效应与应聘教师岗位的毕业生毕业院校的名校效应形成了教师劳动力市场的“双名效应”,进而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加速了“师范专业报考热”升温。
四是家庭对于子女职业选择的稳定期待之牵引。家庭对于子女未来就业稳定的期待形成了“师范专业报考热”的家庭原因。在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下,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高度重视,一系列教师和教师教育政策密集出台。这样的政策背景使家庭对于稳定的教育事业、稳定的学校发展、稳定的教师职位持有稳定的心理预期,家长对于子女从事教育事业和教师行业的期待程度明显上升,从而在子女报考师范专业上起到了强大的感情支持作用。
五是个体致力于从事教师职业的理想之指引。“师范专业报考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个体对于教育事业和孩子的热爱。最近《习总书记的教师情》视频“热播”于自媒体,其感染力极大,而习近平总书记自2012年以来几乎每年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和教师群体,深刻影响到不同群体对于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的热爱和追求。随着新媒体在教育领域内信息的不断传播,尤其是脱贫攻坚战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青年群体投身教育事业的信心和决心被全面激发,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所希望的“四有好老师”的理想信念也更加坚定。就个体层面而言,青年人选择教师职业成为其事业追求是“师范专业报考热”形成的最直接原因。
六是关于教师地位、待遇的国际经验之借鉴。随着国际化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国际组织、区域联盟与主权国家的立法互动增多,大幅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各项权利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教师政策的核心问题。作为公共政策讨论的核心和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力量,教师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在教师地位、待遇方面具有优势的舆论影响日益增强。从国际比较的角度,这对我国教师相关政策的制定或方向转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进而也会对“师范专业报考热”现象的出现产生影响。
总之,“师范专业报考热”的形成原因是复杂的,但无论怎么复杂,它对于提升教师培养质量而言都是难得的好机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求我们要持续不断重视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进程的宏观背景下,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必将永远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最核心的依赖力量。因此,“师范专业报考热”不是温度之热而是强国之需!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