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满园开白花,百鸟站枝叫喳喳”,伴随着学生精美的扮相、抑扬顿挫的唱腔,荆州花鼓戏《站花墙》选段在湖北电视台演播厅精彩上演。
“学唱花鼓戏”是湖北省潜江市第二实验小学为传承地方戏曲艺术而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位于素有“鱼米之乡”美称的江汉平原腹地,选取当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花鼓戏为内容,开发了“戏曲进校园”校本课程,把“学唱花鼓戏”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特色。
花鼓戏真好听
花鼓戏俗称“花鼓子”,发源于荆楚大地,是在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戏曲。在潜江有这样一句话:“唱了花鼓子哟喂哟,害病不消吃的药。”可见,荆州花鼓戏深受当地人喜爱,许多学生也希望了解和学习花鼓戏。
为了让学生真正爱上戏曲、学习戏曲、传承戏曲,学校利用广播室、电视台等营造学习和了解花鼓戏的良好氛围;每年邀请潜江知名的戏曲演员和专家到学校讲座、传授技艺、表演;开展花鼓戏的调查体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花鼓戏的现状,从演员的表演中学习基本步伐和身段;开展艺术节展示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弘扬家乡戏曲文化;充分发挥家长的艺术才能,邀请家长与孩子同台表演,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2018年,学校邀请荆州市花鼓戏专家吴培义给学生讲座。同年,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的专家及演员为学生送来视觉文化大餐——花鼓戏《天女散花》《梁祝》选段,演员精美的扮相、婀娜的身姿、优美的唱腔以及戏曲跌宕起伏的剧情都深深吸引着学生。2021年,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的演员走进学校与师生共同欣赏经典花鼓戏《拦花轿》,花鼓剧院的教师指导学生学唱学演花鼓戏,兰花指、单手指、眼睛有神、眼随手走……学生眼中透露出兴奋和赞叹,他们跃跃欲试,参与花鼓戏体验学习的热情被点燃了。
花鼓戏不易唱
荆州花鼓戏的旋律好听,但学生想要唱好并不容易。
在学习戏曲的过程中,学校根据学生特点,按年龄和学段设置学习目标。比如,三年级学生以兴趣激发为主,只需要了解基本的戏曲知识,学唱以花鼓戏旋律谱成的简单儿歌、童谣、古诗等;四年级学生需要提升欣赏水平,学唱一些花鼓戏唱腔;五年级学生除了掌握花鼓戏的基本知识,还要学习一些花鼓戏的手、眼、身、法、步等基本功;六年级学生要学习经典剧目唱腔选段,尝试创编表演花鼓戏剧。
为了让好听好看的花鼓戏走进更多学生心中,学校将戏曲课程化、课程活动化,由校长牵头,组织美术、音乐组教师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汲取荆州花鼓戏艺术的精髓编写了校本教材《家乡的戏曲——荆州花鼓戏》。学校还聘请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的一级作曲家杨礼福,将荆州花鼓戏的经典唱腔(《十支梅》《望郎调》等)与小学古典诗词教学相结合,大胆创新将《春晓》《小池》等经典诗词改编成好学易唱的花鼓歌,学生演唱起来朗朗上口,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双重艺术熏陶。
想要唱好花鼓戏,不仅要有理论基础,基本功也要扎实。学生初学戏曲时,常常感慨“唱花鼓戏真难”——一开始欣赏名家名作之后兴趣盎然,可学了后面两句又把前面忘了,有时好不容易记住了词,唱出来又不在调上。跟着教师认认真真学了一段时间,学生终于“咿咿呀呀”唱得有点模样了;学了唱腔,还要学习戏曲的基本功——云手、山膀、台步、圆场等,学生有的不动声色,有的龇牙咧嘴,汗水涔涔而下,但他们都咬牙坚持下来。戏曲要学好学精并不容易——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四功五法”样样不能放松。
花鼓戏有传承
“荆州花鼓戏”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潜江人,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了解、传承、发展家乡的文化遗产。在花鼓戏社团和课程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将花鼓戏作为教育特色,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花鼓戏的文化内涵。
“荆州花鼓戏的起源是什么,又是如何发展传承的”“我们潜江有哪些知名的花鼓戏演员”“花鼓戏的服装、道具有什么特点和讲究”……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开展了更深入的探究学习,系统研究花鼓戏的方方面面。从“对花鼓戏感兴趣”到“学唱花鼓戏”,再到“深入研究花鼓戏”,课程的一步步深化和丰富,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
花鼓戏需要传承,更需要发展和创新。学生在学习花鼓戏的过程中不满足于传统剧目,提出能不能创编与小学生活学习相关的花鼓戏。在一次戏曲学习中,一名学生说:“我们现在提倡垃圾分类,可我奶奶每次扔垃圾都不知道怎么分类。奶奶非常喜欢花鼓戏,能不能把垃圾分类知识编成花鼓戏,让奶奶通过听戏学会分类扔垃圾?”教师觉得这个想法很有创意,于是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创编。有的学生说:“把4种垃圾拟人化编入戏词,这样可以增加趣味性。”有的学生说:“垃圾分类知识要朗朗上口,便于大家记忆。”有的学生说:“有说有唱有演才好看。”经过一段时间的“头脑风暴”,教师和学生多次修改文本和唱段,创编出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花鼓戏表演《废物扔进垃圾箱》。
“玻璃废纸和塑料,金属物品和布料,可回收垃圾进蓝桶,节约资源再利用……”一个个垃圾分类小知识在学生口中传唱;“文明新风展新篇,垃圾分类记心间,水乡园林生态美,幸福生活万万年……”一首首动人的戏曲流淌在学生心田。
经历了刻苦的训练、时间的打磨、舞台的历练,学生越学越觉得有趣,越学越觉得有味。音乐课和美术课上,唱、奏、演、写、做、画,学生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现戏曲之美。班级戏曲兴趣小组的学生在一起欣赏名作,他们边学边做笔记,情不自禁地跟着剧中人物轻声哼唱。校级戏曲兴趣小组——“小戏迷”剧团的演员,每周三在实验花鼓剧院专家的教导下勤恳排练,坚定的面容、精美的唱腔、标准的动作、生动的眼神,无不昭示着学生的痴迷。
“家乡的戏曲真美!”随着花鼓戏的系统学习,学生对戏曲的热爱、对家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入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研究花鼓戏课程的实施方案,深入挖掘花鼓戏的育人价值,让更多学生参与、展示,发现戏曲美、欣赏戏曲美、传承戏曲美。
(作者单位均系湖北省潜江市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