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设计的班会主题是“公德”,与同伴一起经历了主题解读、问题判断、目标设定、资源收集、问题设计整个研修过程。
在主题解读过程中,我陈述了自己的观点“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后,同伴马上发起 “炮轰”:公德的意义应落脚于对学生的意义,而不是泛泛而谈!真可谓一针见血。这引发了我再次思考:目前学生的公德现状如何?拥有社会公德到底能带给学生什么好处?缺乏社会公德又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社会公德对于学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在不断碰撞和反思的过程中,我逐渐厘清了思路:对学生而言,他们的公共生活主要体现于班级、学校和社会之中,公德主要表现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问题判断是通过对学生在社会公德行为上的偏差、认知上的误区开展的,导师看过我的初稿后问我:“行为偏差和认知误区有什么关联?判断学生认知误区的依据是什么?”经导师点拨我意识到,学生的行为偏差源于认知误区,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学生行为偏差的背后一定存在某种认知误区。通过对学生行为偏差的梳理,我进一步深入思考学生行为背后的认知误区,方向越来越明晰。
设定目标时,我自信满满地跟同伴交流自己的成果,却被同伴一番话弄得哑口无言——主体错位。在目标设定的语言中不能出现“让学生明白”“让学生体会到”等,而要用“能认识到”“能体会到”“能明白”等主体明确的语言加以表述。
我意识到,表述反映出我对主题班会主体定位的不清,要修改的不仅是文字,更是认知定位。在导师点拨和同伴的提点下,目标从原先的大而全开始一点点聚焦。
接着是资源收集环节。在找视频资源的过程中,起初我将整段视频拿来直接使用,耗时过长。交流中,同伴的话点醒了我:一个好的资源必须“为我所用”,要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必要时加以剪辑。我茅塞顿开,资源只是一种手段和方法,目的是达成主题班会的目标。
问题设计是主题班会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步骤,培训初期,我原以为只要设计几个问题把班会串起来就好了,但是经历了一次次与同伴的头脑风暴和导师点拨后,逐渐认识到问题设计并不简单:设计一个问题的意图是什么?学生能不能有效回答?几个问题之间的关系是并列还是递进?哪些问题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
在培训过程中我领悟到,主题班会要结合学生实际,针对学生行为偏差和认知误区寻找素材、设计问题。这样才能将学生从他人情境导入自身生活,见贤思齐,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在与同伴、导师不断交流中,我不断自我否定与重建,受益良多。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