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校园一角,一群孩子正在快乐地采摘。金黄的枇杷一串串垂挂在绿叶间,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剪下,轻轻地放进篮子;够不到的地方便架上一个小木梯;最高的枝头则用上了自己发明制作的“采摘神器”……这是江苏省苏州市校园中常见的场景,孩子们在劳动教育基地中耕种、养护、收获,并在劳动中获“知”、增“能”、养“智”、塑“品”。
“劳”的古体字为,上面是两个火,中间是房屋,下面是表示详尽、竭尽的“悉”字。“劳”的古体字对我们至少有两点启发:一是劳动教育要身心俱用、手脑协同,既要投入体力又要融入智慧;二是劳动教育要有具体的空间与情境,并在空间和情境所构成的场域中完成一定的任务。这两点启发也可以称为劳动教育的两个基本要素。
实践表明,劳动教育的两个要素可以在“基地”中实现,基地是区域劳动教育不可缺失的载体。叶圣陶先生在早年工作的小学校里开辟了一小块田地——“生生农场”,供学生开展“活泼泼”的劳动实践和真实情境中的学习。苏州市中小学很好地传承了叶圣陶先生的劳动教育思想,创新劳动教育的载体——基地,基本做到建设定位体现一个“准”字,劳动开展体现一个“活”字,教育主题体现一个“深”字,场地设置体现一个“特”字。
苏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学校建设的劳动教育基地。这类基地由学校自主建设,有的是带有鲜明主题的场馆,如“衣食住行馆”“苏绣少儿研究院”“未来厨房”等;有的是操作性很强的园舍,如“三味”蔬果园、中草药植物园、“行知小农场”等。学校建设的基地除带有浓郁的“劳动”味外,其功能往往覆盖和涉及德、智、体、美等多领域,与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社团班队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等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第二类是区、县专门建设的劳动教育场所。苏州市每个区县至少有一个这样专供青少年开展劳动教育的基地——“综合实践学校”或“青少年活动中心”。在政府的扶持下,这些基地做到了“六有”,即有土地、有场馆、有宿舍、有教师、有课程、有经费,发挥着培养学生简单的生产劳动技能与生活自理能力的独特功能。辖区内中小学生定期定点、轮流分批前往基地,学习劳动技能,参与拓展训练,体验寄宿生活。基地的丰富课程既是孩子期待的劳动“盛宴”,也是承载育人功能不可或缺的“元素”。
第三类是社会行业中的劳动教育场馆。苏州是著名的“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厚重的文化和发达的经济造就了无数智慧型、创造型劳动者,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博物馆、科技馆、生态园、工作室林立,各行各业中的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辈出。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充分利用这些社会资源开展劳动教育。一方面,邀请非遗传承人、社区中的行家里手作为校外专家,进校为师生传授劳动技能;另一方面,经常性组织学生走进社区,接触身边的劳动者,了解本土传统技艺或高精尖产业,为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奠基。这样做不仅使劳动教育充满了底气和活力,而且让劳动教育刻下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烙印。
以上三类基地中,学校建设的基地活动最便捷,区县专门建设的劳动场馆活动最深入,社会行业中的基地活动最专业。作为区域劳动教育的教研部门,我们在“三方联动”上下足了功夫,实现劳动教育效能的最大化。
劳动教育基地的建设运行维护与教育功能的发挥需要多种主体参与、多方力量投入。区域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必须做到“四个充分”,才能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作为教育最重要的主体,学校在劳动教育基地的规划建设和活动组织中要当好主导者,使各类基地在学科教学、德育活动、班队活动、学校传统节日中发挥独特功效。如有的学校建设了五个劳动专用教室,以此匹配劳动技术教学的各个课程模块的实施;有的学校学生经常性走进社区的诸多专题博物馆,了解家乡非遗技艺,切身感受“工匠精神”;有的学校研发了包含农具大观园、种子书院、果蔬课堂、营养工坊等内容在内的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半塘田园”基地课程,体现劳动教育的系统性。
充分发掘家长的职业资源。家长群体丰富多样的职业资源,可以成为学校劳动教育的坚强后盾。因此,通过家委会等途径让家长参与学校基地建设、活动指导甚至课程开发,使得基地建设与使用更专业化。如有的学校聘请农林专业的家长作为小型植物园的志愿者,定期到校现场传授种植养护知识;有的学校聘请有布艺专长的家长作为布艺工作室的导师,指导学生进行专业的布艺创作;有的学校利用得天独厚的家长资源如中科院地理研究所专家,帮助学校成功开发出“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
充分放大行业的助力效能。劳动教育需要依靠全社会的支持,行业、企业中的劳动人员、技术、设备、产品一旦加入“教育”元素,就能成为最生动的劳动教育资源。行业、企业与学校建立共建关系,赋予自身教育职能,既是对社会的反哺,又是提升自我形象的极佳方式。如苏州许多博物馆、生态园等主动为青少年开设专场,配备专人(导游或讲解员)、专区(互动体验区域)、专版(场馆活动手册),把学生作为重点服务对象,为劳动教育赋能,实现劳动教育效能的最大化。
充分彰显政府的引导功能。劳动教育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与积极协调。“十三五”期间,苏州市文明办会同市教育局、团委、妇联等部门,共同实施“家在苏州·E路成长”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体验活动,遴选全市最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传统民族工艺坊、现代文明成果展馆等实践场所,作为青少年校外劳动实践基地。苏州市文明办严把“基地”进口关,签约授牌、统一管理;市教育局组织课程专家,为每个基地量身定制活动课程;团委、妇联等单位负责平台建设和宣传推广。政府的深度介入与引导,极大激发了“三方联动”的积极性,“家在苏州·E路成长”连续多年被评为苏州市实事项目和明星工程。
事实表明,在基地中实施劳动教育能实现劳动对象、劳动过程、劳动关系和劳动成果的直观性与可视化,让劳动教育看得见、摸得着、抓得准。诚然,三种类型的基地承载的是劳动项目,但指向的是人的教育,要实现学生的习惯养成、能力提升、品质形成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需要不断进行优化和探索。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