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为区域教育增添一抹亮色

[db:作者]  2020-10-28 23:21:46  互联网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劳动不仅关乎一个民族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也关乎每一个人的幸福指数。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对生活的体验、对社会的认知,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但现实中,劳动教育不被重视、缺位失位现象普遍存在。在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呈现简单化、形式化趋势。学校对于劳动教育抓得不紧不牢,造成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等问题。

    新时期新形势下,劳动教育已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需要学生手脑并用,会劳动、爱劳动、崇尚劳动、学会创造性劳动,在劳动中收获快乐与幸福。因此,如何有效深入推进学校劳动教育成为教育者需要思考的命题。2019年4月,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成立了由中小学、学区、学生活动中心共42家单位组成的海淀区中小学劳动教育项目实践研究共同体,针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劳动教育推进策略、劳动教育资源开发及利用、劳动教育评价等展开深入研究。

    一年多来,针对学校个性化需求,海淀区教科院组织中国教科院、北京师范大学等专家深入学校进行面对面指导,针对需求和校情提出具体可操作的实施路径。针对学校共性需求,海淀区教科院先后对项目学校进行了不同内容的专题培训。此外,海淀区教科院还为学校搭建展示平台,推进项目校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借助各级各类报刊和媒体及时传播和传递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研究成果和经验。把学生的劳动教育感悟美文编辑成《我们爱劳动》文集,在区域内外进行广泛交流,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经过一系列探索与实践,海淀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是形成优质、特色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课程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各学校在原有课程基础上,依据学校现实、未来发展、学校育人等要素,重组和构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玉泉小学在延庆开发系列农场课程;和平小学开发了《有趣的葫芦》实践活动系列课程;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针对学生毕业走向,开设了烹饪、服装设计等日常生活类劳动课程;西苑小学利用学校地处颐和园的位置优势,开发出“志愿者服务”课程;台头小学发挥校园面积大的特点,开发了系列校园种植课程;清华附中永丰学校小学部设计了“半亩棉田”课程,并融入了语文、美术、心理等学科课程……多样的课程开发,为海淀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样本支撑。

    二是多路径、多策略推进学校劳动教育。学校劳动教育在推进中呈现出“传承与创新”“阶梯性与融合性”等特点。育英学校通过设置校园劳动服务岗,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事事有评估”,让学生树立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意识;双榆树一小从“绿色、生态、环保”理念入手,学生在学会垃圾分类的同时,将这一理念应用到日常教育教学和生活中。此外,许多学校还开设了STEM课程,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进行融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是劳动教育评价方式呈现多元化。评价是为劳动教育育人目标服务的,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评价方式有力促进了学校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花园村二小定期开展学生劳动作品跳蚤义卖市场,学生通过义卖把款项捐助给边远地区的贫困学生;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通过劳动任务单打卡方式培养学生劳动习惯,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父母的辛劳。还有的学校通过多方评价、等级评价等方式,促进学校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

    据2019年海淀区高中优秀毕业生综合素质发展调查报告显示,绝大部分毕业学生拥有正确的劳动意识,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吃苦耐劳精神。疫情期间,为了保障学生正常的居家学习和生活,海淀区教科院组织相关人员开发了《中小学生居家劳动指导手册》,用于指导海淀区中小学学生居家劳动。海淀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研究证明,劳动教育的深入推进不仅有利于学校内涵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11-21/xw_1437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