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原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承载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当下育人的重要任务,需要坚实有力的课程支撑。
大学生是各民族地区的建设者和生力军,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薪人和践行者。“学什么,怎么学,学了怎么做”,对新时代大学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新挑战。积极思考如何在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利用高校课程体系教育主渠道讲好中国故事,铸牢“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自信自觉。具体落实中,要在相关课程内容设计中清晰阐明历史上特别是近代以来,我们如何经历了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器物救国、以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为代表的制度救国、以新文化运动为代表的文化救国的艰辛探索;如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各族人民,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磨砺,最终探寻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阐明新中国成立以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了一条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民族复兴之路。
利用民族高校课程体系教育主阵地立德树人,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主自为的信心。坚持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性与中国民族问题特殊性相结合;坚持统一与自治、民族与区域相结合;坚持发展与和谐相统一;坚持传承与发展相结合;坚持文化认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引导青年学生参与到巩固和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之路上来,为世界各国治理民族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树立风险意识,认清“五个并存”,明确大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使命。引导高校青年学子认清新时期“五个并存”的新特征,处理好机遇与挑战、发展与和谐、快与慢、内与外、分裂与反分裂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的能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如何构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体系,是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热点问题。我认为以下四点至关重要:
一是加强测评和案例数据库建设。建立一个集检测评估系统和教学案例系统为一体的数据库,为把握学生现状、分享成功教学案例提供参考,并实现知识、案例的及时更新以及意见反馈。在具体操作方面,将考查的问题录入数据系统,便于学生和教师选择问题进行针对性测试;对教学案例进行课程、知识点分类,教师可以检索相关案例并将教学效果反馈到系统,实现数据库的更新、修正。
二是思政课教学的丰富与扩容。根据数据库检测分析现有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推广积累的成功案例与经验。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抗日战争”一节中加入《中国穆斯林抗敌曲》、冀中回民支队、渤海回民支队的故事,培育各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三是总结经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编制《教学手册》,有规可循,有章可守;系统整理和归纳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与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构造教育实习保障体系。
四是正确认识并处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尽管肩负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长期以来思政课程被边缘化的现象却十分严重。当前提出“课程思政”旨在唤醒专业课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把传承科学的知识技能与传播科学的理论信仰、价值观念结合起来,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同向同行、协同发力。这不仅有利于专业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更有利于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融合,使学生实现由单纯的“技术人”向理性的“社会人”蜕变。
综上,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要求教育者在研究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整体诉求的基础上,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高校课程体系建设的融合与运用问题,充分发挥课程体系在培育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从而培育国家呼唤、时代需要、具有情怀与使命的人才。
(作者单位系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