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乡村“野”教育

[db:作者]  2020-11-18 07:57:56  互联网

    挖掘农村教育资源,开拓人文教育空间。山东省青州市王府街道刘井小学立足现实,从家庭教育的“野”、特色育人的“野”、科技创新的“野”三个方面,展示人文教育的魅力。

    家庭教育的“野”——铸就人文

    “千名教师访万家”。为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做到社会、家长、学生满意,结对教师走进大山深处,拜访学生家庭,倾听家长心声,共谋学校教育发展。全校教师深入学校辖区18个自然村庄,挨家挨户访谈学生家长,收到学生家长建议归类整理,并根据家长、师生的需求及时整改落实。

    爱心卡温暖行动。教师敢于亮相,敢于承担责任,将自己的信息资料、服务方式全方位亮给家长,做到阳光透明。手把手向家长传授亲子教育平台、人人通云教育平台、安全教育平台的注册方法,得到了家长的好评。

    构建农村学习型家庭。学校在调查辖区家庭的经济、文化、结构等状况的基础上,挖掘山区教育资源的发展优势,确定了“农村学习型家庭构建”的规划,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社区,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创建“学校式”家庭教育模式,造就一代具有现代精神的新农民生力军,在青州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学校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并录制《构建农村学习型家庭研究掠影》光盘,发放到每个家庭中。

    亲子共成长,弘扬孝道文化。多措并举开展家长与孩子手牵手、心相通、亲子共成长“手拉手”工程。举办“同读书、共成长”征文活动,开展“家长陪课,亲子共课”亲情课堂,让亲子“牵手成长”。

    特色教育的“野”——传承人文

    学校教育活动立足家乡的风土人情、山水名胜等资源,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多方参与的原则,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了“1+X”一揽子工程模式。以井塘古村为中心教育基地,多元辐射形成了“古村文化、南阳河生态、家乡风俗”等实践活动基地教育网络。不断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三项建设”,即校本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抓好“四项教育”,即古村文化教育、经典诗文教育、传统节日教育、孝道礼仪教育。

    学校建立完善了以综合实践课程为主要内容的育人教育体系,开发校本课程,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校特色建设。

    为配合政府对井塘古村的开发,学校实践活动走进社区,宣传井塘文化和环境保护,开展了“义务小导游”活动,组织学生进入景区,义务为游客讲解景点,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科技教育的“野”——创新人文

    学校位于青州西南山区,这里是山楂盛产基地。一到秋季,漫山遍野的山楂吸引全国各地的商家纷纷来青州采购。为了发展当地经济,手工山楂片加工风靡千家万户。随着手工山楂片的加工、食用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发现用山楂片泡水喝已成为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学生也常常泡着山楂片当饮料喝。那么,这样的情况到底好不好?山楂片泡水喝对学生身体会不会有影响?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科学消费?学校开展了以“绿色酸茶”为主题的科技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绿色酸茶”的科学配置,以及它对人体健康的好处与影响,更加珍惜家乡特产。同时,学校每年在农历九月初九这天举办“绿色酸茶”文化节,让喝“绿色酸茶”成为一种校园文化,引导学生“绿色消费”,树立“我消费我健康”的科学消费意识。

    乡村教育的“野”,挖掘农村教育资源的自然美,打造人文教育的个性美,给农村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青州市王府街道刘井小学)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11-22/xw_1464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