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算一个读书多的人,记忆力也不够好,最夸张的一次,读到某本书精彩处想要摘抄,翻开摘抄本却发现这本书几年前就已经读过。只好时常安慰自己,谁也不能记住自己吃过的每顿饭,但那些营养物质已经滋养了你的生命。
不过,总有一些书籍是令人惊艳的,就算细节模糊,你依然记得阅读时的触动。回望时,也越发能够明了它是怎样塑造你成为此时此刻的自己。
红楼梦中梦
读《红楼梦》的代价,是泪湿的枕巾和烤焦的衬衣。初中时父母还要管着睡觉时间,但《红楼梦》一读是很难中途喊停的。于是蜷缩在被窝里,把台灯也扯了进来夜读。为保险起见,台灯上还盖了一件棉布衬衫,以防透光。一连奋斗了好几晚,终于读完满纸荒唐言,流下大把辛酸泪。岂料,最后一晚奋斗过猛,白炽灯泡升温过高,第二天才发现遮光的衬衣后背生生烤焦了一大块。
读红楼,自始至终我就是“黛玉党”,林黛玉本身的心性始终是最为触动我的部分。与评论中常常塑造出的苦情形象不同,林黛玉其实是个爱笑的姑娘。我可以理解她千回百转的心绪和呈现在外的小性儿、小作。她始终是个有趣、有灵、有心之人,她并非不懂人情世故,只是不想去刻意迎合,说俏皮话儿,做自在人儿,如果拘束、别扭、疏离,为的也只是自己一颗敏感不驯之心,是真性情的人。
虽然林黛玉看上去是悲剧结局,四大家族也轰然塌台,但在初中生的我眼里,既然家族兴衰难免,作为个体如黛玉那般真诚地活过,也算是不枉此生;再若从绛珠仙草还泪的角度看,甚至可以说是有始有终了。世俗的婚姻不必是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今生结局,惺惺相惜,泪眼相见过,便是今世的相认相识了。
看《三毛全集》全然是一场美丽的误会。高中时《萌芽》杂志连载的青春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正在班里疯狂流传。周末逛书店的时候竟在书架上看到这个书名,取下细瞧才发现是三毛的书。三毛是谁?那时候三毛于我还是那个顶着三根毛的小男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当即翻开了这本书,喜欢,太喜欢,再放眼望去一个系列等着我去读。
高中生没什么钱,并不能一口气买下全集,隔段时间跑到新华书店买一本,那一天便如同过节。三毛的文字诙谐幽默又饱含深情。虽然我首先读到的是她遭遇丧夫之痛的一册书,凄婉至极,但反而更激发我去了解这个女子,了解她经历过的传奇生活。所有的风花雪月或跌宕起伏,都源自这位女子心底的浪漫。她有美化自己的生活经历吗?我不觉得是某种刻意营造给外人看的动作,而是一种本身的心态滤镜,能够看到多艰生活中的曼妙,即便低到了尘埃里,也能开出明艳的花。
两套书,两位女子,无论是曹雪芹笔下虚构的黛玉,还是三毛纸上真实的自己,带给我的无非是“从心而动,随遇而安”八个字的人生信条,无愧于心并能尽己所能地创造生活,便是一种难得的浪漫情怀了。
魔幻天外天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说来有趣,本是在我初中阶段开始出版的书籍,如果当时就追,几乎可以与书中主角以同龄人的身份一起成长。我虽然一直知道它的存在,但竟然并没有涉猎过,包括电影。
直到我读硕士研究生时,《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最后一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上映,与室友闲来无事随便看一看,谁料我便一脚踏入坑里,以24岁的“高龄”开始从第一部小说看起。
小说一本接一本读完,电影一部接一部看完,酣畅淋漓,遐想万千。故事的血肉是丰满的,各种人物性格塑造饱满,让人有种读书识人的领悟。故事的骨骼是强健的,设定正邪两道恰恰魂魄相连,外在矛盾从某个层面转化成了主角的内在矛盾,愈显深刻。优秀的童书常常跨越年龄的界线,魔法世界的设定也并不会影响其本质探讨的还是人的成长,所以任何年龄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共鸣、得到启发。
《三体》这套科幻小说,我在看第一部的时候差点儿半途而废。但我是个有始有终的人,总觉得要再多给它一些机会。果然在第一部过半的时候,适应了语言上的寡淡,逐渐品咂出情节的跌宕和三观架构的恢宏,欲罢不能。
读科幻作品,我一般不太纠结科学原理部分是否足够严丝合缝,在我看来,那只是舞台的布景。个人更感兴趣的是在架空的困境当中,人性的铺展和社会的变迁。我也常常会把自己代入故事的情境中,考问自己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并由此反观,自己的价值体系中孰轻孰重,什么是不可侵犯的底线,什么是不可触碰的至高理想。
细读《三体》,不难发现历史的影子在其中若隐若现。相较于现实的难题,虚拟的麻烦或许能够让我们暂时放下道德的束缚,在科幻的遮羞布掩护下,进行更为赤裸裸的自我考问与反省。然后再去观照当下的矛盾,或许就能获得足够的勇气去直面。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从一个普通人的意外死亡讲起,却带给我极大的安慰。游乐场维修工爱迪在83岁生日那天,为了挽救在突发事故中身处险境的女孩而丧生——故事一开始就把“结局”告诉了读者,然后再从爱迪进入天堂遇见的5个人串联起爱迪平凡的一生。这5个人里,有爱迪的至亲至爱,也有爱迪生前根本不曾谋面的陌生人,但他们的现身带来爱迪不曾了解的与之有关的千丝万缕。在相遇的过程中,蓝皮人教会爱迪生命的意义,上尉告诉爱迪用自我牺牲的死换来了别人的生,鲁比用自己的所见化解了爱迪对父亲的恨,妻子则让爱迪回味爱和婚礼那一段最美人生,最终对塔拉的洗礼让爱迪从半生的痛苦悔恨中解脱出来。爱迪完成了宽恕与自我救赎,终于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的一生。
你很难想象,一个结局已经明了的书,竟然有如此魅力吸引你一路跟随,满心期待爱迪下一个遇见的对象是谁,又为爱迪解开了什么人生之谜。即便是一个普通人,生命中也充满了戏剧化的冲突。
10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自己读完这本书后泪流满面,然而滴滴都是温暖的春风化雨,那种由内心生发出的充足的安全感、慰藉感让你觉得,人生有再多的困惑也不必忧虑不安,因为在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会有人为你解答一切,而你最终会得到永恒的释怀与安慰,会明白此生的价值。
这三本书虽然是魔法、幻想的玄妙架构,但其实说的还是人世间与人间事,跟随书中的人物去经历、成长,谁说小说只是读着玩玩仅供娱乐呢?
科学理上理
《自私的基因》是一本让我大开眼界、颠覆观念的科普书籍。人不是什么自主的个体,人只不过是一堆基因操纵的机器外壳,是它们临时寄居的场所、疯狂复制的容器。
这样的观念惊世骇俗,对于大学时代正在学习生命科学的我极具冲击力和诱惑力。作者集合了自然界、生活中一些常见却未曾深思的现象,抽丝剥茧,步步深入,不仅生物的“利己行为”得到合理解释,就连“利他行为”也是一种隐蔽的自私。在“利己”与“利他”两种策略中,哪一种能使更多的基因生存和复制,生物就会选择哪一种策略。从纯自然过渡到人类社会,自私的基因理论也找到了自己大施拳脚的舞台:计划生育、世代之间的争斗、两性之间的博弈,都能看到基因在背后隐隐作祟的蛛丝马迹,读来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
这本书自问世就引发了巨大争议,有些读者觉得读来冷静甚至冷酷,令人心寒绝望,个体的生存看上去是一件偶然而荒谬的事情,生命的意义何在?我没有这种感觉,人类中仍旧有一部分个体是超越了基因的自私控制,上演出那些崇高而辉煌的舍生取义、视死如归,这些自然是稀罕的行为却标志着基因的控制并非不可逾越。作者还创造出模因(meme)这一概念与基因(gene)相映成趣,从人类社会文明的产生和传播来看,文化基因对我们的影响深刻而悠远。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又是一本开合很大的书,简单地说,它试图告诉我们,为何今天的世界是现在这副模样。
全书分为4个部分,从各大陆地理环境的差异入手,分析粮食生产、牲畜驯化在各个区域的不同,并最终导致农业技术传播的难易、快慢有别。农业发展会带来密集人口、特有病菌的演化、文字的发明与传播、行政体系的复杂化,从而进一步深远地影响全球的格局。
纵横四海的翔实例证和穿越万年的严密推理让读这本书成为一场奇妙的时空旅行,从至高的角度重新打量人类的发展历史,剥去种族理论的伪饰,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历史的车辙既有其先天地理环境造就的必然大方向,也有后天人为偶然因素的随机撩拨。这本书我曾经在人文讲坛的读书小组和我作为班主任的行政班级读书小组带读过两次,高中生非常喜欢。
2006年普利策奖获奖作品《他们应当行走:美国往事之小儿麻痹症》,一不小心成为我至今阅读次数最多的一本书。大概两年前初读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它的写作方式和内容深深吸引。
这本书把美国如何抗争小儿麻痹症的往事详细地描摹呈现在读者眼前,疫情暴发之初的恐慌与无知,研究疫苗过程中的坎坷与争斗,基金会在整个过程中的壮大与影响,伟大的个体与群体背后的灰色地带,以及由抗击小儿麻痹症的百年历程影响到的慈善制度、残疾人关怀举措、药物监管制度等的发展。我从未见过这样的纪实写作,让我看到凡人凡事皆有丰富的层次,黑白之间有广阔的灰,人性的光芒不因其难免的瑕疵而黯淡。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需要线上教学,我立即想到此时此刻特别适合带读本书,可以以史为鉴,书中内容与时事高度呼应,无论是民众的恐慌盲从、谣言的甚嚣尘上还是媒体的呼风唤雨,都让人感叹太阳底下鲜有新鲜事。于是,在我所带的高二行政班级、高三生物学科班级和讲坛的初中生中,分别进行了此书的带读。由于书中涉及一些生物学的专业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做更多的科学知识铺垫和逻辑思维引导。在高三生物班的带读中,则基本无须再解释生物知识,可以进行更为深入和广博的思辨与探讨。
这三本书都是与我的专业密切相关的科普类书籍,但是却不局限在非常狭窄的生物学知识上,它们提供了广阔而深远的视角,在时空中肆意穿梭,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饱含哲思,即我所谓的“理上理”。科学从来都不是孤立于人文的独立存在,在这三本书中都能充分感受到人文思想贯穿其间。这也是我在生物课堂上始终坚持的理念,生物知识的传授必然要与生活、与人构建密切的关系,才是最为吸引人的。多年以后,学生或许忘记了大多数具体的生物学知识点,但却始终拥有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那便足够了。
行读书下路
自2017年加入樊阳人文讲坛以来,因为数次参加暑假大型行读活动,跟着读了一些书,而这些书应和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想和实践,显得别有风味,余音绕梁。
《梁思成与林徽因》是今年夏天刚刚读完的一本回忆录,是由梁林夫妇的挚友费慰梅女士所著。今年8月行读太行山东西两翼,在山西见到了许多古建筑,而中国的古建筑史离不开梁思成和林徽因这对如雷贯耳的名字。这本不厚的小书,翻开来却是扑面的历史厚重感。沿着时间的轴线,我们看着这对璧人的成长、家庭的影响、求学的经历、事业的发展,感叹那一代知识分子在物质极端窘迫的艰苦环境中,依然能够想方设法推进自己的研究事业,不辍自己的精神追求。
跟着梁林夫妇的脚步,体会初见大佛光寺的欣喜若狂,领会测量应县木塔的惊险刺激,同时在梁林写给好友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他们灵魂的鲜活可爱。如果在旧有的印象中,对于客厅里的那位太太有光环下的距离感,那么给费慰梅写信的林徽因一定会打动你、吸引你,用她至真至趣至灵的性情。
读了这本书,再去循两人走过的路,看到的古建筑都有了生命,除了它们自身的生命,还有这些曾经悉心研究过它们的学者的生命,跨越时间的鸿沟,在百年后的同一场域里感染着我的心灵。
这几年跟着讲坛假期行走,不知不觉也看了不少古建筑。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做不了内行,也不甘心彻底做个外行,于是通俗易懂的工具书变得特别重要。《穿墙透壁:剖视中国经典古建筑》恰恰就是这样一本劈开来教你看门道的书。大量的照片和精美的手绘剖视彩图,让你穿透建筑的肌肤进入它们体内,理解骨骼架构,再加上“延伸实例”和“延伸议题”,便可在某个问题上有更深一步的探究。
这本书,想着拿到它就要从头学习到尾,把所有的古建筑名词好好摘录,那就错了。所谓工具书,完全可以有临时抱佛脚之用,压力不必太大,此行要去哪里,查找研究一番;甚至明天要去哪里,今夜纸上先观摩一番,都是可以的。甚至,今夜纸上读,明日现场看,反而带来更好的体验和理解,抽象的名词变成了具体的梁柱在你面前,看着看着就懂了。我读这本书还有一个额外的收益,就是放下了“囫囵吞书”的执念,拾起了一种“随看随学”“按需而读”的轻盈姿态,却反而实实在在领会了更多。
我时常觉得,读书是为了在有限的生命中体味更多。读书即读人,读人即渡己。现今带着学生一起在书本中穿梭,虽不敢说是开始渡人,但也很高兴有更多的人一起借书渡己,看清楚自己生命中别样的光亮。
(郑炜,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国际课程高中生物教师,樊阳人文公益讲坛助教,生物学硕士,曾创作《座头鲸的双面生活》一书)
十本书书单:
《红楼梦》
曹雪芹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
《三毛全集》
三毛 著
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
《哈利·波特》系列
〔英〕 J.K.罗琳 著
苏农 马爱农 马爱新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
《三体》
刘慈欣 著
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美〕米奇·阿尔博姆 著
赵晓春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自私的基因》
〔英〕理查德·道金斯 著
卢允中 张岱云 陈复加 罗小舟 译
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美〕贾雷德·戴蒙德 著
谢延光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年版
《他们应当行走:美国往事之小儿麻痹症》
〔美〕戴维·M.奥辛斯基 著
阳曦 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梁思成与林徽因》
〔美〕费慰梅 著
成寒 译
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穿墙透壁:剖视中国经典古建筑》
李乾朗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