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湖南,一在北一在南,相隔千里。2017年,教育扶贫这根线把南北两点串联了起来。
为了大山里的教育,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里河小学教师王鹏飞,不远千里从山东出发,到湖南省保靖县落脚,把支教脚印踩到了湘西,把扶贫真情捧给了保靖。
保靖县白云山脚下,王鹏飞的故事让许多人泪目。
最执着的选择
时间拉回到2019年暑假,山东省第一批支教湘西的老师回来了,王鹏飞好奇地追上去,问这问那。
“那里偏远、贫穷,条件实在差得很……”这个关于湘西的认识,土生土长的山东汉子王鹏飞是从本校一个支教湘西的同事口中得到的。就是这个 “第一感”,让他思绪万千,也让他萌生了为湘西教育做点什么的想法。。
去年9月,济南教师支教湘西活动开启招募行动,后悔没赶上第一趟支教列车的王鹏飞很快报了名。经过层层选拔,29岁的王鹏飞以绝对的实力从众多教师中脱颖而出,顺利拿到了前往湘西支教的“通行证”。
就这样,王鹏飞来到了湘西,来到了保靖,把支教舞台搭到了当地的卧当小学。
“到贫困地区开展教育扶贫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而支教活动本身又很有吸引力……”王鹏飞“出征”的理由很简单——这是大山的呼唤。
第一次到湘西教了三个月,王鹏飞收获了太多的感动。如饥似渴的孩子和那种“我要读书”的愿望,让王鹏飞不止一次流泪。正因为这样,在短短不到两年时间,他主动请缨,先后三次踏上卧当这片教育贫瘠的土地。
从北方来到南方,土生土长的山东汉子王鹏飞有“两个不适应”:饮食上,湘西人喜欢吃辣椒,天天吃辣王鹏飞吃不消。为了适应湘西生活,王鹏飞买了炊具和炉具,每天自己动手做点面条等简单的食物。刚到湘西的那个月,王鹏飞的体重足足减了十多斤。
住房上不习惯是王鹏飞面临的第二个困难。卧当小学住房非常紧张,因为没房,许多老师靠到外面“打游击”、租民房。去年,王鹏飞第一次来到卧当时只能在外租一间小小的民房。乡里老百姓住房相当简单,一大屋人共用一个厕所,而租住的房间又没厨房、没走廊,采光差,生活起来很不方便。,
今年6月,王鹏飞第二次来湘西,学校将一楼宿舍留出来了。但是里面特别潮湿,加上春天雨水太多,四面墙壁上都长满了青苔,箱子里衣服没放多久就长毛。每次洗衣服总是干不了,半干不干就穿到身上,怪不舒服。今年9月,王鹏飞第三次到卧当,赶上学校来新教师了,王鹏飞又得搬出来……
尽管这样,王鹏飞没打“退堂鼓”。为了山里的孩子,他像“闯关”一样克服了重重困难,慢慢调整状态,适应了湘西生活。
最有效的方法
卧当小学是保靖县最大的片完小。这个白云山脚下的山村学校,500多个师生挤在两亩多点的校园。论办学条件,讲师资力量,谈学生素质,比管理水平,卧当小学都需要提升。向困难宣战,王鹏飞采用了“最有效的方法”——从最容易改变的地方做起。
学校没有专职体育教师,山里孩子基本没上过规范的体育课。体育教师出身的王鹏飞从最基本的队列、队形开始,一个口令一个口令地喊,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一堂课下来,嗓子哑了,脚腿痛了,毫无怨言。渐渐地,孩子们懂得了规矩,也开始享受体育课的乐趣。
管理学校,王鹏飞不含糊、不推脱。图书室堆放的课桌后面垃圾较多,他拿扫帚主动打扫干净;教学楼安全出口指示牌露出了线头,他用胶带扶正固定;楼梯拐角处,墙上的宣传页脱落,东倒西歪的,他架梯子抹平贴牢……
针对学校管理上的问题和“盲点”,他就班级管理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两方面工作,以座谈会和专题讲座两种形式与教师展开推心置腹的交流,实战的经验、开阔的思路、新颖的方法,让冥思苦想的老师们茅塞顿开。
“扶上路”,还要“送一程”。平时工作中,老师们碰到新问题“拿不下”了,他会热情地凑上去出谋划策、指点迷津,像个教练一样一点一点示范。
为了增强卧当小学发展后劲,王鹏飞主动牵线搭桥,让“娘家”七里河小学与卧当小学“手牵手”。在“手拉手”过程中实现教育教学、养成教育、学校管理、师资培训、资源共享等方面“无缝对接”。一年下来,从课程改革到德育工作、从教师培养到管理理念,大大小小的变化有目共睹。现在,学校不少班级教学质量已超过中心完小,有的教师课堂教学敢拿出来“晒”了,敢与城里学校比了……
面对山里孩子家庭教育缺失、学习基础薄弱等问题,王鹏飞踏着泥泞的山路多次下到学生家里,与家长交换意见,建议家长在教育孩子上不缺位,在陪伴孩子上不迟到。功夫不负有心人,家长的观念开始转变了。
一次次家访,犹如春风化雨,家长们突然有了方向,他们再也不固守“不读书就出去打工”的传统观念了。
最温暖的爱心
山里的穷,曾经让王鹏飞触目惊心。
近年来,尽管湘西搭上了国家精准扶贫的“顺风车”,但由于保靖是深度贫困县,原来的底子太薄了,各方面一时还跟不上来。有些家庭贫困的孩子穿得特别破旧,有的孩子一年四季就一双鞋子,有的住校孩子冬天还洗冷水头、冷水脸……这样的情景,让王鹏飞彻夜难眠。
“帮得到的要帮,帮不到的要想办法帮。”王鹏飞诚意满满。
学校条件比较差,各个班里没钟表,师生上课都不太方便。王鹏飞自掏腰包,买来钟表挂到各班教室。山里孩子爱读书,但有的连书包都没有,王鹏飞一次性买了20多个,作为奖品送给他们。球场大,体育器材严重不足,学生上体育课就是跑圈,达不到锻炼的目的。为了让学生加强锻炼,王鹏飞积极联系“老家”七里河小学,请“娘家人”出面帮卧当小学购买了价值8000多元的体育器材。
一枝一叶总关情。去年10月,结束了第一次支教后,王鹏飞回到济南,第一件事就是用视频、照片在当地师生面前“回放”卧当的情况,并且到自己班级首先发起了“情暖湘西——让你的冬天不再寒冷”的捐赠活动。班上46名学生,再加上自己和朋友、同事,共募捐了12000多元。手握爱心资金,王鹏飞精打细算——买羽绒服、棉裤、棉鞋等急需物资,趁冬天来临前把200件衣物装成的“大包裹”寄到卧当。这份跨越时空的温暖,让卧当小学所有贫困学生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此外,王鹏飞还号召全校师生奉献爱心,伸出援手。今年暑假,七里河小学校长带着全校700多名师生捐赠的2万元来到卧当,送上“大礼”。9月,学校再次把价值1.5万元的3台新空调、2台热水器送到卧当小学。现在,孩子们大冬天里可以洗热水澡,老师们可以开空调吹暖气了。
跨越千里,踏上征程,王鹏飞身后留下了一个“大包袱”。
上面,两个父母都是70多岁的人了,到了最需要照顾的年纪;下面,两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老大读小学三年级、小的刚上幼儿园大班,正需要照看。每次出发,两个孩子都脚跟脚地撵到机场,一转身就满脸是泪。
为了改变状态,不心挂“两头”,王鹏飞一个一个“磨牙”,想尽一切办法做通家人的工作,把家里家外一摊子事情搁到爱人一个人身上。
“学校,搞到边了;屋里,搞不到边。”扶贫考卷上,王鹏飞这样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