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作家安伯托·艾柯说:“不读书的人只过了一生,读书的人过着5000种生活。” 不平凡的2020年,书籍依然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本期我们邀请6位教师推荐两本今年读过对他们影响比较大的书,以书为媒,进入不同的生活。
——————————————————————
曹勇军 |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特级教师,江苏省中语会副理事长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对话》
项飙 吴琦 著
本书是吴琦与国际知名社会学家项飙先生的对话录。“把自己作为方法”(The Self as Method)是全书的标题,也是项飙谈话的主要观点。什么是“把自己作为方法”?就是有意识地把自我(self)当作思考工具,把个人经历叙述出来,给经验一种命名和组织,赋予其结构和秩序,借助个人的视角和认同,激发自己对现实的思考,架构自己理解世界的框架。它要求我们“把自己作为样本”,把个人经验问题化,不断追问,抛开书本和教条,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回到实践中去。
这本书之所以对我产生冲击,让我特别认同,是因为它唤醒了我,让我对自己长期坚持的教育教学探索及背后的方法论有了深刻的理解,有了学理支撑后的释然和坚定,对疫情下充满困境的世界有了理解和行动的新起点。加之本书采用对话的形式,对话真诚坦率,流动开放,所涉及的话题丰富驳杂,不断跨界,不断拓展,读来别有一种知性的愉悦和享受。
《所有的写作都是讲故事》
〔美〕托马斯·纽柯克 著
董蓉蓉 译
阅读这本用故事、个人经历和幽默写成的奇书,成了我2020大疫之年的独特记忆。准确地说,这本书并非我今年才读到,只是今年出版前冒着疫情校对此书,又重新读了一遍。如同初读时一样,依然爱不释手,收获满满。
从小我们就似乎天然地认为故事是一种小儿科的文体,然而本书作者发出了具有颠覆性的声音:所有优秀的作品,内部的结构都是叙事。叙事是思维的基本工具和最主要的手段。即使满是公式、数据和图标的科学文本、实验报告也不例外,在其背后隐藏着戏剧性的情节和思维变化的结构。
这当然是一家之说,见仁见智,可以讨论。但就我个人体会,自从读过此书,我觉得自己的思想得到解放,重新认识了写作、写作教学及其发生发展,找到了书写自己职业经验的利器,写作自信增强,元气满满,大有长进。我坚信,这本书中所论证阐发的思想观点,以及展示出的用故事表达和创意的智慧,是今天广大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的。
谢 云 |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活动发起人
《鼠疫》
〔法〕阿尔贝·加缪 著
刘方 译
因疫情而被禁足,这一年身体未能远行,但精神和灵魂的漫游,一直都在纸页间展开。
加缪的《鼠疫》大学就读过,此时读来,既应景,也醒神。尽管节奏舒缓,叙述沉闷,一如当时的气氛,但当“鼠疫”通过一次次的死亡场景铺垫,最终赫然呈现,在奥兰肆虐,也就让人特别紧张和惶恐。作为医生,里厄对病患的尽心救治,让他成为“抗疫英雄”“存在主义式的英雄”——就像《西西弗的神话》:推石,或救人,面对“荒诞”处境,里厄和西西弗,都以毫不避让的方式,直面“存在”,反抗“存在”。
作为存在主义文学大师,加缪笔下的“荒诞”,正是客观现实的投映。小说结尾,患哮喘病的老人曾说:“鼠疫就是生活。”或许可以说,需要我们面对的,都是生活。灾难或瘟疫,固然让置身其间者感觉不堪,但除了反叛和抗争,别无改变的可能。
如果说“鼠疫”是人类处境的隐喻,“抗疫”则是人类精神的象征。里厄医生曾说:“与鼠疫斗争的唯一方式只能是诚实。”诚实很可贵,却很难得。或许,正因难得才显可贵吧。
《十封信——写给胆敢教书的人》
〔巴西〕保罗·弗雷勒 著
熊婴 刘思云 译
诚实需要勇气,直面需要勇气,反抗更需要勇气——在这种语境里,重读《十封信——写给胆敢教书的人》,也就有了别样的体验和感悟。
初读此书,是被“胆敢”二字魅惑。以为只是保罗·弗雷勒的噱头或出版者的花招;一口气读完,却觉得既诚恳,又庄重——十封信里,充满情感与智慧的微妙紧张,这种紧张,不只在语言层面;作为“巴西教育改革中的格瓦拉”,弗雷勒曾被迫流亡16年。有此背景,更能理解“胆敢教书”四字里所包含的真正教育者所需要的才识与勇气。
“教学也要求为自由而战的能力,没有这一点,教学将失去意义。”在弗雷勒看来,唯有“长期培养的新鲜而深思熟虑的爱”,才能让我们做好教育工作。
经由对“十封信”的重读,顺便又翻读了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同样是摆脱痛苦和困境,同样是理解和体谅教育,两位作者都把希望寄托于每个教师的勇气:责任的勇气、担当的勇气、爱的勇气、谦卑的勇气、改变的勇气、不妥协的勇气,甚至包括:保持勇气的勇气。
这样的感受,让我想起自己一直言说的“教育虽不易,总有可为处”——所有的阅读,最终都将指向自己:从他人的文字里,读到自己,读出自己。
王召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教师,“上海市十大语文教学之星”
《耶路撒冷之前的艾希曼:平庸面具下的大屠杀刽子手》
〔德〕贝蒂娜·施汤内特 著
周全 译
2020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是德国学者贝蒂娜·施汤内特的《耶路撒冷之前的艾希曼:平庸面具下的大屠杀刽子手》。10多年前,我就阅读过孙传钊主编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伦理的现代困境》,对汉娜·阿伦特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书中提出的“平庸之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过,我对阿伦特在艾希曼身上归纳出来的“平庸之恶”始终抱有存疑的态度。
贝蒂娜出色地搜集了海量档案,通过对历史细节史无前例的挖掘,揭示了被阿伦特的“平庸之恶”理论所遮蔽的真相,让我深刻认识到艾希曼的本质:他或者是一个完全正常的人,却在极权主义之下被调教成缺乏主见的谋杀犯;或者是一名执迷于种族灭绝的偏激反犹太主义者;要不然根本就是一名精神病患,那个政权不过是遮掩其虐待本质的幌子罢了。这本书解开了萦绕在我心头10多年的困惑,让我终于可以批判性地阅读《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这本书,让我可以比较有底气地引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项目学习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
〔美〕伊丽莎白·扬-布鲁尔 著
陈伟 张新刚 译
2020年对我影响最大的第二本书也跟汉娜·阿伦特有关,那就是阿伦特的学生伊丽莎白·扬-布鲁尔为阿伦特撰述的经典传记《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这部颇为厚重的传记放在我的书架上已有多年了,一直没有勇气翻看它。直到今年9月开学之后,才读起这部“知人论世”的必读书来。
没想到扬-布鲁尔撰写的这部人物传记如此好看,一打开就产生了一种手不释卷的感觉,在几天之内我就把这本重量级作品读完了,从而对汉娜·阿伦特的生平事迹和思想历程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再回过头来陆续读完了她的专著《人的条件》《责任的判断》《反抗“平庸之恶”》等,就不再觉得艰涩难懂了。在20世纪的知识分子当中,阿伦特独树一帜,她不属于任何团体,不属于任何集团,她完全属于自己。这种不依附于任何权威的完全的独立性,正是阿伦特身上最可贵的精神品质,正是知行合一努力承担了知识分子“思考”的使命,从而才能引导读者在自己的身上克服“平庸之恶”,克服这个“无思”的时代。
周 群 | 北京景山学校特级教师,中小学科普科幻教育推广人
《全世界都想上的课——传奇教师桥本武的奇迹教室》
〔日〕黑岩祐治 著
王军 译
每个人都有各自与书以及作者建立关系的方式。对我来说,我与《全世界都想上的课——传奇教师桥本武的奇迹教室》这本书的关系,就是能以此为鉴、观照自我,进而不断认识自我。
书的主人公——日本教育界前辈桥本武先生是一位深受学生尊重与爱戴的高中教师。他将日本作家中勘助的半自传体小说《银汤匙》作为教材,带领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亲近母语、传承文化,以极其“绕远”与看似慢速的授课方式,教学生受用终身的学习能力。研究桥本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教育本质的思考与理解。
然而,这本书带给我的启示远不止如此。在作者笔下,桥本武是一个兴趣特别广泛的人:他酷爱时髦的穿戴,对宝塚歌舞剧的喜爱堪称到了狂热的地步……面对这样一个有趣的灵魂,我不禁追问:如何才能让自己的生命保持鲜活?作为一名教师,又该如何促进自我的全人发展?在这一点上,我特别赞同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的观点,她说:“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事业,作为教师,首先要自己像人一样活着,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一种使其成为人的影响。”
“像人一样活着。”这话说得真好!不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努力活出个性,活出色彩,活出尊严,活出生命的质感。
《沙沙生长:中国当代民谣走唱录》
郭小寒 著
在音乐的世界里,我格外钟情于民谣。我曾一度将原因归结于自己草根平民的身份,然而又总觉得不那么确定,直至与《沙沙生长:中国当代民谣走唱录》这本书相遇。
书的封面上写着这么几句话:“民谣是什么?是对记忆的共同回溯,是对未来的思索与抒情,是对生活的观想与感知,是自由自我的创造与表达……中国民谣30年,你总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对我来说,民谣歌手不仅用民谣诠释自己对世界的态度,还注入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悲悯与热爱……我呢,则是借民谣观人间烟火,民谣里装着生活的全部滋味,也藏着我细细密密的情思。
郭小寒的文字很生动,她将民谣音乐人从舞台上请下来,又让我们读者席地而坐——就这样,来了一场三方的围炉夜话。我最爱的歌手张玮玮说:“人总归要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
读着,想着,我忽然明白了自己究竟为什么钟情于民谣——借用民谣诗人吴吞的话说,就是从年轻时的放浪不羁爱自由,到今天两鬓斑白却将双脚埋在泥土里更努力长成一棵不知道名字的树,民谣记录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沙沙生长”。
徐 翔 | 江苏省灌南新知双语学校校长,中国教育报“年度十大推动读书人物”
《教育的目的》
〔英〕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 著
赵晓晴 张鑫毅 译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2020年重读。
《教育的目的》凡十章,始发于1912年。怀特海在1929年1月写的简短序言中说,这本书的核心观念是“学生是充满活力的,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进而又说:“这必然意味着,教师们也应该永葆活跃的思维。由此,全书对死板的知识或者说僵化的思想进行了抨击。”
怀特海抨击“传统教育”:教师零敲碎打地教授很多科目;把僵化的知识、思想塞进学生的头脑。“零敲碎打,塞进头脑”,这个做法在怀特海看来,是称作“传统教育”的。而今天,我们仍能从当下看到这样的教育。
世界并不以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的形式存在,世界是浑然的。学科、课程、课堂,或者作业、习题、试卷,都只是生活之林某棵树的一片叶子。教师的重要职责就是帮助学生认识到这片叶子与那片森林的关系。
“并非经过你的打磨,学生的大脑才有了生命”“教育的问题就在于如何让学生通过树木看见森林。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从各个方面体现出来的生命”。这值得每一位从教者再四思之。
《伦理:非如此不可吗?非如此不可!》
〔法〕埃德加·莫兰 著
于硕 译
思想家莫兰以其“复杂性思想”享誉世界。他伟大思想的光辉和力量,即体现在对于人类思想“复杂性”的认识。
“复杂性思想”(或译方法、思维、范式),是莫兰在1973年发表的《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中首次提出的。它带来了人类自我认识的革命。
晚年的莫兰,以《伦理:非如此不可吗?非如此不可!》作为他一生思想探索的终篇,阐述伦理之于人类命运和福祉的必然、必要,坚信人类最终的出路,在善,在道德,在彼此的理解和爱。这不由得让人要引为同调。这也让人深敬莫兰的精神苦旅: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
读莫兰,不禁想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一语。人类思想史上一代代圣贤哲人对人之who、why、do的追问,正如人们从不同方向起步开始的登山,当他们趋近山顶时,所见将是同样的风景,举头是同一片碧空(置身半山腰时的言说,即我们通常阅读的书籍,众声喧哗,交响一片;我们即耳闻之,目睹之)。愚以为,莫兰是海拔很高的攀登者。
周其星 | 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教师,“彩色的读写教室”课程设计师
《旅行箱》
〔英〕克里斯·奈勒-巴列斯特罗斯 著
常潇 译
这是一本图画书,故事很简单:一个模样古怪的动物拖着很大的提箱来到一处新地方,其他动物都很好奇:这提箱里到底有什么东西?一只茶杯吗?可能。一套桌子和椅子吗?不太可能。全部的家园吗?怎么可能!这个陌生人一定说谎!
当大家把提箱撬开,发现里面有一个破碎的茶杯和一张特别的照片的时候,他们开始理解这位陌生来客或许遭受了什么,而且为它创造了一件特别的欢迎礼物。
我们明白,每个人都是旅行者,拖着拽着自己的过往,来到一个新地点。
我祝愿每个人都能得到善待:有一杯热茶正在等待,有一座房子可以栖身,有几个朋友值得信赖。
《写诗真好玩》
树才 著
孩子离诗歌最近,因为他们的语言最纯,他们的心灵最真。带着孩子一起读诗写诗,可以让你在这个风声鹤唳的世界,安之若素,喜悦与感动满怀。
树才老师是一位大诗人,这些年来一直带着孩子读诗写诗,这样可爱的人,不多了。
受树才老师影响,我也在努力带着更多人一起读诗写诗。我们成立了一个星星新诗社,坚持每日一诗——每天早上6:50,准时推送一首优秀诗作。我和我的学生、朋友,以此作为诗歌早餐。虽然阅读量不是很大,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不少人。有朋友说,诗社推送的诗作,陪伴她走过了一段职业生涯里的艰难时光;有朋友说,孩子的奶奶都跟着一起读诗了;有朋友说,女儿担任朗读小义工后,对语言的感觉更好了……我自己呢?总会在平凡生活里发现和营造诗意。我们在生活里,也在诗歌中。愿更多朋友,都能走进星星新诗社,走进生活的诗情画意,发现教育之美,享受生命之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