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肩负着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重要使命,对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各地还不同程度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体美劳育、考试评价方式单一、以考试代替教育质量评价、教师绩效评价不够科学等问题,必须坚决制止错误的“五唯”做法,以教育评价改革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制度,对省、市、县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要注重考核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党中央和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突出问题等,将深化教育改革、鼓励支持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情况等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同时,将保障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落实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黑龙江省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核评价办法》中明确指出,各级党委、政府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挂钩,不要大肆炒作、宣传“状元”和升学率,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逐步实现彻底扭转政府教育工作业绩评价导向。
实施区域教育质量评价,大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基于国家颁布的区域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标准,建立健全区域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制度。如哈尔滨市引入增值评价方法将学生的学业质量监测与非学业品质监测相结合,将德育、体育、美育、劳育融入区域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内容,引导基础教育学校“五育”并举。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黑龙江省教育厅委托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认真组织实施中考命题评估,逐步实现全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省级统一命题;积极推动中考内容及形式改革,大庆、黑河等市增大中考体育科目成绩占比,将体育分值提高至100分,体育、科学改为分年度测试,并将速滑等冰上运动纳入体育测试内容;探索将美育、劳育纳入中考考试科目,全面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基础上,全省稳步推进“新高考”改革,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作为高校招生录取重要参考,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依据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兼顾进行自主招生。
规范课堂教学评价,以大数据测评助力课堂精准教学。深化新时代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积极组织任课教师开展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领导评价等,调动多元主体以不同形式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新冠肺炎疫情初期,黑龙江省教育厅便下发了由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研制的《黑龙江省中小学线上教学评价指标(试行)》,该线上教学评价指标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评价氛围。如佳木斯市第十一小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开展课堂观察活动,每位听课教师负责不同的观察指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全方位采集课堂教学信息,课后教研组通过对课堂教学大数据进行客观分析评价,诊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稳步推进大数据时代下的精准教学。
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强化学生评价结果运用。改变“唯分数论英雄”的评价方式,健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思想道德、学业发展、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实践等诸多方面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着重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客观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规划人生。七台河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利用大数据测评强化学生发展过程性评价,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及社会实践当中,通过信息化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社会等全员参与学生评价的有效方式,对学生发展过程进行全方位观察、记录、分析,全面、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表现,用大数据为学生发展状况画像。同时,强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运用,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广泛应用于高考填报志愿、高校自主招生、普通高中录取、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既发挥学生评价的选拔甄别功能,又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推进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激发教师教书育人潜力。为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办法,黑龙江省教育厅委托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积极研制各级各类学校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评价的首要指标,在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等方面都要严格考核教师的师德表现。全省各地不断完善教师绩效评价办法,将教师工作绩效作为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等主要指标,坚决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倾向,鼓励教师扎根教学、潜心育人。对绩效评价结果好的教师,可以低职高聘、破格提拔,让真正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教师在更高的空间发挥更大价值,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潜力。
(作者系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教育教学评估与质量监测中心主任、黑龙江省教育评估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