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戏剧单元,就让学生设计舞台、绘制布景,进行舞台表演;执教说明文,就让学生用纸张、竹木条、胶水、双面胶、橡皮泥等材料制作桥梁、马车、景观等;执教应用文,就让学生走向农村、厂矿企业,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了解各部门常用应用文并进行现场写作……这是浙江师范大学浙派语文教育研究中心正在倡导并实施的语文课程中构建劳动教育的一些实验场景。
为什么多年来语文教学中“少慢差费”的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语文教师丢掉了语文学科的形象性、情感性、体验性、生活化等特点,而与数理化等学科去拼所谓的科学性,死抠字眼、追求标准化答案,结果掉进了应试教育的泥淖。为此,浙江师范大学浙派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在大力推广体验性教学、艺术化教学、非指示性教学的同时,努力倡导在语文课程中构建劳动教育。
许多人听到劳动教育,就会与纯粹的做家务、搞卫生、种庄稼……画上等号。事实上,今天“劳动”的外延已较传统的劳动有了很大拓展:传统的劳动主要是指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体力劳动,创造的是物质财富;今天的劳动则更加聚焦于脑力劳动,注重设计,创造的是精神财富。在语文学科中建构劳动教育,更多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生活性、研究性与活动化、创造化的原则。
浙江师范大学浙派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在语文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中,努力从四个方面入手构建劳动教育——
一是充分利用教材本身,引导学生学习劳动者的伟大精神,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例如在普通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中,专门设置了“劳动光荣”主题单元,选取了相关的课文讴歌劳动人民、劳动模范和劳动精神。教师在执教这些课文时,必须凸显劳动的主题,通过理解教材中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文字,引领学生认识劳动的意义,培养劳动思想及尊敬劳动者的意识,传承劳动精神,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从而帮助学生懂劳动、爱劳动、善劳动。
二是通过组织研究性活动,培养学生爱动脑、勤思考、苦钻研的精神,打破语文教学反复刷题、机械模仿、死找答案的应试束缚,使语文教学能够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河南濮阳一中教师陈相婷将“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学、劳动教育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化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研究性学习模式,从而摆脱了传统的重字词句传授分析、一般人物形象与思想内容的灌输等机械僵化的教学,让学生在自行研究中感受到劳动的伟大与快乐,体悟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
三是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影视、音乐、图片等媒体,运用冥想、表演等手段,实施虚拟体验,构建各种生活场景与劳动场面,从而使劳动教育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元素,并最大限度地促使语文知识的转化,使之有效内化为学生知识网状结构中的关键一环。语文需要实践,但语文实践不仅仅是听说读写,还包括真实的生活与劳动,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进入生活、参与劳动是不可能的,因此课堂虚拟体验就成为最佳选择。例如在《庖丁解牛》一课的设计中,安排学生表演体验庖丁解牛时的四个动作“触”“倚”“履”“踦”;在《阿房宫赋》一课的设计中安排学生观看“阿房宫视频复原”、电影《火烧阿房宫》片段、名家笔下阿房宫画图等,并想象阿房宫建筑场面;教育部“领航工程”浙师大基地高中语文班学员马文科在讲解《祝福》时,为了让学生感受贺老六的勤劳朴实,除了播放电影片段,还亲身展示秦腔的相关选段……总之,这些虚拟体验使学生如历其境,如闻其声,参与到人物的生活中,与人物同命运共患难。
四是根据课文内容动手制作,在亲自劳动实践中,学生可以感受创造的意义与乐趣。与其唇焦舌干地说教,不如让学生亲手摸一摸、量一量、画一画、做一做,这被称为动手学语文。例如,在执教《苏州园林》或《中国园林的风格》这样的文章时,除了看视频、照片,还可以让学生用橡皮泥制作园林模型;执教《阿房宫赋》《雁荡山》这样的文章时,也可以让学生绘制或制造它们的地形地貌;至于像《死海不死》这样的文章,则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比拼,也就是在学生面前放置白糖、面粉、味精、精盐等白色粉状物质,让学生选择其中一样加入水中,看看哪种能使鸡蛋漂浮起来。
在语文课程中构建劳动教育,可以活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让语文课程的内容更加丰盈。
(作者单位系浙江师范大学浙派语文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