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必须从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总体要求出发,深化教育评价的全面性、整体性、系统性改革,确立教育评价的鲜明导向,健全教育评价的标准体系,把握教育评价的科学方法,探索教育评价的最新技术,助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构建。
一是要确立教育评价的鲜明导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教育评价必须围绕教育的终极目标——“学生中心”这一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强化立德树人的鲜明导向,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明确“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确保教育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不仅如此,教育评价还必须关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构建。只有“五育”并举、综合育人的机制不断健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得到有效落实。
因此,形成高度关注育人机制的评价导向,是贯穿教育评价改革始终的一项重点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涉及多个方面,教育评价改革应形成协同推进的机制,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教育评价还必须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既融通中外,积极借鉴国际教育评价的理念、方法、技术,务实开展教育评价国际合作,又扎根中国大地,坚持中国特色,从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破立并举,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二是要健全教育评价的标准体系。所谓评价是指挥棒,很大程度上是就评价标准的导向性而言的,标准指向那里,教育就往哪个方向发展。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应构建理想教育的发展样态和认知框架,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评价体系应防止因“五唯”而造成标准的窄化。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本质是教育评价标准的过度单一化、简单化,而非这些指标维度毫无可取之处,要破除的是“唯”的思维与方法,绝非指标体系中要完全摈弃这些因素。无论是分数、升学、文凭、论文还是帽子,确实可以从一定程度或某个维度反映评价对象的水平,但过于强调这些指标因其可量化、能比较、易操作,导致教育评价过于依赖这些指标,甚至到了“唯”这些指标的地步,就完全背离了教育评价的初衷,致使教育急功近利。要破除“五唯”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建立要素健全、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定性定量并重的教育评价标准体系。
评价体系应防止因问题意识淡薄而导致评价标准泛化。要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的特点分类设计、抓住关键,着力解决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构建的薄弱环节,体现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引领作用。要着力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坚决破除不正确的教育政绩观,推进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行职责;着力改革学校评价,坚决破除唯升学的倾向,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改革教师评价,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推进教师践行教书育人使命;着力改革学生评价,破除唯分数的倾向,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着力改革用人评价,扭转“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共同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
三是要把握教育评价的科学方法。评价宗旨决定评价路径与方法的选择,评价的路径与方法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评估目标的实现。把握科学的评价方法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方法应统筹兼顾、综合施策,《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首次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要求,对评价方法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结果反映教育质量,教育评价不应忽视教育结果,但只重结果有可能会忽略了形成教育质量的过程与要素,甚至会助长教育的功利化。因此,必须改进结果评价。教育过程决定教育质量,而且过程本身一定程度上就是教育的质态和质量,过程评价应进一步得到强化;增值评价源于学业评价,是对评价对象的进步幅度进行测评的一种评价方法,以原起点上的变化与进步作为评价的核心,更能体现评价的激励作用;综合评价尊重评价主体、内容、方法的多元性,重在全面考查,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有利于破除“五唯”的顽瘴痼疾;科学的评价方法注重发挥评价对象的主体作用。评价过程中要推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与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良性互动,指导评价对象主动对照评价标准加强自评自建,明确努力方向,针对评价对象存在的不足形成问题清单,并引入督查审核机制,建立问题清单销号制度,压实评后整改任务,让教育评价进一步硬起来,推动评价对象落实主体责任、建立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科学的评价方法注重发挥专业机构的作用。要注意培育第三方评价机构和专业评价人员,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在政府制定的评价框架内独立开展教育评价。
四是要积极探索教育评价的新技术。科技进步深刻影响教育变革,也必然推动评估技术创新。新时代教育评价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一方面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入挖掘已有的各类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国家统一的学籍库等长期积累的数据资源,探索开展评价对象全过程的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的横向评价。另一方面要创新评价工具,针对教育评价开发专项管理系统,实现教育评价线上线下“一体化”设计,促进信息技术与评估方式方法深度融合,做深线上评价,减轻线下评价负担,努力追求教育评价的减负增效。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评估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