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专家视点审视研学旅行的“旅”与“学”(下篇)

[db:作者]  2021-03-31 04:13:56  互联网

    “旅”中“学”——观照审美素养

    美育重在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我国“五育”并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我们会认为美育是实现道德教育的手段,但实际上美育显然超越了德育功能,它以感性的形象体系为媒介,兼顾生命个体的情感需求和个性化的自由发展,这是道德目的指向无法涵盖或者替代的。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学科核心素养都提到了审美素养。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是人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上认识、理解、感知和评判世界的存在。对于审美过程而言,客体的感性形式中内在地承载、寄托着理性的社会内容,主体的感性直观中历史地积淀、传承着人类的理性能力。那些不太具备条件或者顾不上实施美育课程的学校,非常有必要借助于研学旅行,为学生补上一堂综合美育课,培养学生充分感受、正确理解和善于欣赏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甚至培养学生初步创造美的能力。

    “飞流直下三千尺”“天下黄河一壶收”“黄山归来不看岳”“横看成岭侧成峰”“瀚海阑干百丈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昔日在文人墨客笔端描摹的画面中遨游,而今得以身临其境,灵与景合、心与神会、文与韵融,闭目屏息聆听天籁之音,领略湖光山色、晨雾暮霭、如画河岳,无论是猎猎漠北还是婉婉江南,一样令人逸兴遄飞、壮怀激烈。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三星堆文化、河姆渡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半坡文化等遗址,周口店猿人遗址、商周遗址、秦兵马俑、长城、敦煌莫高窟、布达拉宫……这些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数千百年先祖创造华夏文明的遗迹和沧桑见证,是中华文明一脉相承至今巍然屹立的一座座里程碑,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绚丽之美。

    博物馆里青铜器上的饕餮纹代表着智慧与精神意志,呈现出先民的文化生活。人面鱼纹彩陶盆的人物肖像,弯眉细又长,双眼眯成线,即使图案只是原始人类为了美的感受而作的装饰画,但蕴含的创造性和艺术性令人惊叹。秦大型彩绘铜车马结构复杂,工艺精湛,细节清晰逼真,人马生动传神,冶金技术高超,铸造、连接、塑形工艺手法复杂,为中国古代美术、车制以及宫廷舆服制度等方面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被誉为“青铜之冠”。

    欣赏书法作品蕴含的美,在布局、结构、留白、章法、字体、笔法、用墨、锋势、题跋、钤印、黑白红三色相映成趣,在动静、刚柔、虚实、有无之间。内容与章法契合一体,兼及书写者注入的秉性、志趣、情态、风尚、映衬、节奏、韵律之美,这才是堪称完美的书法艺术赏鉴,引领观者进入艺术作品营造的宁静悠远境界。观赏古代文人的山水画力作,感受画面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阁一亭,品味其寄寓的厚重人文情怀与深刻内涵。伫立画前,恍若“走在春里,坐在春里,钓在春里,饮在春里”,满目春光,如沐春风。秋树与寒鸦一扫荒寂意象与萧索凉气,秋暖流缓,平静澄澈,林木葱郁气状雄逸,群峦峻岭叠嶂闲云,人马悠然穿行山径,尺幅之间气象万千。这样的美学细节怎能不足以让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

    天文射电望远镜、卫星发射基地、载人航天中心、嫦娥探月工程、“天河”系列计算机……层出不穷的科技之美熠熠生辉,可以让学生了解国家现代化建设科技前沿成就,树立科技报国的理想志向。

    我们还可以发现劳动者坚守岗位、互相尊重谦让、接待彬彬有礼、服务无微不至、乐于助人、敬老爱幼等,从社会生活中欣赏现实美。美并不抽象也不遥远,就在身边,就在田边路旁、树梢云端、莺歌蝶舞、砖瓦参差、幽径逶迤……“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研学就是要引领启发学生打开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视界,学会按照美的法则建设生活。

    “旅”中“学”——共建生态文明

    研学旅行过程中的学习、活动、吃、住、行等方面,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强化学生遵守社会秩序,讲究公共道德,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途中要多次换乘车,包括火车、大巴车、景区摆渡车、索道观光车等。学生上下车有序,不乱扔垃圾,下车时地面整洁如初,注意行车过程中的安全。在各个景区自觉有序排队,参观活动不越界,爱护文物展品不触摸,不攀折花草树木,不投喂飞禽走兽,仔细观察、用心记录。在各个宾馆住地,文明住宿,尊重其他旅客的休息权,爱护店家设施设备,离开时房内物品做到保持原状。用餐时,遵守餐桌礼仪,积极主动给同伴盛饭盛汤,关心体弱等同学的不同饮食习惯。

    在研学旅行过程中深入落实核心价值观,学生自觉形成环保意识、付诸环保行动,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形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可起到辐射带动身边人的作用。学生学会感恩、关心、包容、尊重,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在内心深处打上公民权益、价值能量、文明传承的烙印,最终落位到知、情、意、行合一。研学旅行的前前后后,学生是国家社会公共秩序、道德良俗的学习者、践行者、见证者、宣传者、维护者,同时也是受益者。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平等互助,共享和谐。

    一次研学旅行活动从头至尾全程贯穿着多方面的综合教育,如服从指挥安排、互相关心帮助、注重文明礼仪、维护学校荣誉、遵守制度秩序、爱护设施设备、保护文物资源、维护环境卫生、爱惜劳动果实、尊重他人劳动、接纳多元文化、生活自理能力、规划统筹意识、组织协调能力、表达沟通能力、换位共情意识、安全保护意识、顾全大局意识、集体主义观念……

    林林总总的经历、体验、实践是日常家庭、校园“两点一线”生活中无法比拟的,学生从“旅”中“学”到的远比校园书本中多出无算,同时这样大规模外出旅行的经历,会给学生留下美好回忆。在繁重学业之余组织的研学旅行活动,一张一弛、劳逸结合、书本与实践关联,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旅”中“学”——促进课程建设

    学校要着力研发研学课程,以学校教师为主导,形成“校内教师—文旅专家—研学导师”为组织架构的研学课程指导共同体,从确定目标、选择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环节入手,进行课程设计的具体化、微观化、可操作化。按照研学课程“三段式”结构,从行前学习、行中探究、行后总结三个阶段落实具体工作,行前课程侧重知识普及,行中课程侧重问题驱动和解决的实践性,行后课程强调反思与迭代。

    行前,举办相关知识讲座,明确注意事项,做好安全预案;因材施教,安排不同的研学旅行任务、小课题研究任务及分工;进行研学前诊断。

    行中,督促学生做好记录,设计诵读、手绘、制作、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收获成长,及时进行过程性评价。

    行后,及时完成研学任务,如课题报告、研学感想、研学视频等,举行研学展演,进行学后诊断、研学知识PK赛,开展问卷调查。

    针对每一次不同的研学设计路线,学校可以组织相应学科教师参与设计研发以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的研学旅行课程。团队结合校本课程、课程标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德育工作指南中的相应要求、时政热点,在研究承办方提供的资料、校内部分教师先行到达考察汇报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材料进行加工,筛选、编排、优化课程内容,形成初步课程计划。再与学生就初步课程计划进行集体讨论,发挥学生创意,对学习内容、授课形式、辅助教具、活动安排等进行再提升。同时学生进行分组,明确各自角色分工,布置行前课题研究任务并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研学课程引领学生在行走旅程中融入自然和社会,学会观察生活、感悟文化、思考人生,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长。重视学生研学返回后的展示与交流,可进一步深化师生间的探索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质疑批判精神,拓展在跨学科主题研究下的学习内容,改善和丰富学习方法。

    对于教师而言,研学课程为积极探索跨学科整合教学提供了平台和机会,改变了学生“学”的方式,也倒逼教师改变“教”的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同时会进一步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创新实践类课程设计与管理,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总之,学生全程参与“旅”的同时就是“学”的过程,只不过“学”这一行为发生的具体内容、形式、层次和效果不一而足,这与学校组织工作的严密程度、每个学生的投入态度、学习任务设定的科学性与可行度等因素密切相关。毋庸讳言,学校教师团队在针对研学“成果”进行相应的科学评价与认定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短板。所以对于建立在“旅行”基础上的“研学”活动,既不必把预期目标任务定得过高,更不必对所谓研学“成果”的实际水平期待过高、宣传过度,务实就好,仅此而已。

    ————————————————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体系设计与实践模式探索研究”(课题编号:1701010210A)的阶段性成果。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11-23/xw_1570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