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决策者说奋力建设新时代“教育之乡”

[db:作者]  2021-03-31 04:13:58  互联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系统谋划部署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我国未来5年以及15年的发展新蓝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未来如何精准定位教育的发展。

    回顾历史,面对“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海门先贤张謇在江海平原上创办各类学校近400所,开启“教育救国”的探索之路,也成就了海门作为“教育之乡”的百年底蕴。时代尽管不同,但教育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却没有改变。作为“教育之乡”的江苏海门,要将“教育救国”精神融入“教育强国”的时代脉搏,奋力开启建设新时代“教育之乡”的征程。

    新时代“教育之乡”,“新”在发展阶段。在受教育机会得到充分保障、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后,人民群众对教育“好不好”的关注更为迫切。要深刻把握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解决好教育发展的品质问题。力争到“十四五”时期末,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均达到100%,省、市优质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义务教育学校资源配置校际差异系数控制在0.2以内,建成适应产业升级需求、产教深度融合、灵活开放的现代职教体系,形成学术高中、特色高中、综合高中、民办国际高中多样发展的生态,全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长至13年,形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

    新时代“教育之乡”,“新”在发展理念。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发展的方向问题。新时代“教育之乡”应定位在“教育的报国之乡、人才的强国之乡”,而不是“只顾分数、不顾其他”的考试之乡,更不是“中国月亮国外圆”的乌有之乡。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定不移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领教育工作,理直气壮将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牢固树立“心之所系、情之所归、立志奋斗、无私报国”的厚重情怀;必须加快转变育人方式,积极构建“五育融合、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为每个孩子提供合适的教育,做到不以竞争替代培养、不以分数代替评价;要牢牢把握创新是第一动力、协调是内生特点、绿色是普遍形态、开放是必由之路、共享是根本目的,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教育教学各环节,奋力提升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和治理水平的现代化。

    新时代“教育之乡”,“新”在发展格局。当前,无论是“高质量对接沪苏,打造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示范区”,还是“高质量融入南通主城,打造大通州湾建设核心区”,教育都应该更好发挥作用。要把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建设新时代“教育之乡”的逻辑起点,坚决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城市发展到哪里,产业升级到哪里,老百姓的需求到哪里,教育就推进到哪里”的指示精神,重塑教育发展格局;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职教“产业学院”订单式培养新模式,促进教育链与人才链、产业链的紧密融合;进一步优化资源布局,新建、改扩建10所幼儿园、13所义务教育学校、3所普通高中,提升教育对产业集聚区、城市发展区的支撑力度。

    新时代“教育之乡”,“新”在发展能力。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必须把能力建设特别是现代化教育治理能力摆到突出位置,加快“教育管理”到“教育治理”再到“美丽现实”的转换。要用法治的思维、法治的精神、法治的方式化解矛盾;要树立综合治理意识,坚决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机械化治理,坚持联合问诊、精准开方,变“治标”为“治本”,变“单一”为“综合”,最大限度从源头上破解教育生态难题;要突出共同治理方式,从制度层面入手,建成畅通有序的社会参与教育治理渠道和网络,激发学校活力、提升家长动力、凝聚社会合力,形成共同参与、共同治理、共同分享的教育发展新局面。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教育体育局局长)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11-23/xw_1571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