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组织师生赴木兰山感受重走“长征路”的艰辛
坐落于木兰山脚下的百年老校——黄陂三中
夜幕下的黄陂三中灯火璀璨
红色教育要不断传承创新红色文化内涵、发扬红色精神,更要根植爱国主义情怀,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0年入选湖北省武汉市校园红色教育资源图谱的武汉市黄陂区第三中学(以下简称“黄陂三中”)就是一所以红色文化育人实践彰显特色的学校。
百年校史
锤炼教育初心
黄陂三中的前身,是黄陂北乡开设的首所新式学堂——道明高级小学堂。百年前,为了积极宣传维新思想、救亡图存、开启民智,黄陂北乡的志士潘正道、胡康民、彭寿明、易哲民等人于1907年正式创立小学堂,学宗“二程”夫子的耆宿雷尊吾为首任校长。学堂创办之初,革命家董必武题赠匾额“朴诚勤勇”祝贺。当时的学堂只有几间青砖瓦房,却抑制不住师生炽烈的革命热情。为了让新思想、新知识植根于每一名学生的灵魂深处,学校特邀投身革命的姚汝婴等人来校授课。创始人潘正道、胡康民等在外是能文能武的战士,在校则是三尺讲台之上的先生。
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黄陂三中的师生相继走上报效家国之路。辛亥革命期间,黄陂三中名师姚汝婴加入同盟会,他常常激励学生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并带领弟子蔡以忱参加武昌起义,后又力邀校友潘正道、胡康民共襄革命,一时传为佳话;在五四运动中,校友余家菊、陈启天加入了李大钊创立的“少年中国学会”,相继成为教育家。
2019年,为了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989届毕业生赠予母校一座周恩来总理雕像,期盼黄陂三中学子效法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历经百年,黄陂三中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学校慎终如始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学习烈士崇高的理想信念,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了充分发掘校园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黄陂三中积极开展红色育人活动,通过营造红色育人环境、探索红色育人规律、积淀红色育人经验,不断打牢红色教育基础,走出了一条结合红色校园文化环境育人、依托红色文化课程育人、开展红色文化实践育人的特色之路。
红色活动
践行爱国主义
与红色教育的主线并行延伸的,是黄陂三中的整体办学认知:学校始终践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潜心耕耘“幸福教育”,凝练“文理并重,体艺齐飞”的办学特色,培育出了具有校园特色的“四特”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求上进、特别重情义、特别爱家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流淌着红色基因的黄陂三中,深谙红色教育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说在嘴上、记在心里,更要通过体验和践行,将爱国情感有效落实在行动中。为了更好地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开辟多方红色教育阵地,学校成立了以校长黄志勇为组长、德育副校长吴显达为副组长的红色教育领导小组,专门研究红色教育阵地建设、活动组织等问题。在不断思索中,学校确立了两条实施路径:一是依托现有资源创造各种条件,用活广播站、活动展板区、文化艺术节等活动阵地,通过以“听、唱、演、读、走”为主要形式的红色教育实践模式[听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如蔡以忱烈士创作的《赤都小学校歌》和绝笔诗“申鸣大义臣,仗剑扫烟尘;横刀眉梢笑,忠贞掩昆仑”;演红色情景剧;读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书,增强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和行动自觉;赴木兰山感受重走“长征路”的艰辛,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二是成立校园红色资源活动小组,如红色资源解说组、蔡以忱烈士故事宣传组等,每学年组织新生参观道明学堂展览馆和校史陈列馆,用活用好红色资源。
因此,在黄陂三中的校园中,时常能看到这些画面:
5月,学校在木兰山红色革命陈列馆开展“学党史,寻访红色印迹,我的青春正当红”研学活动。活动中,黄陂区作家协会主席杜有源为师生讲解了吴光浩烈士及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转战木兰山前后的历史故事。朴素而真实的故事直击心灵,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
9月,全体学生聚集在一起,参观道明学堂展览馆,瞻仰周恩来总理雕像,走进百年校史陈列馆,而这一“旅程”的解说员,是早已将党史熟谙于心的校内志愿者。在他们的讲解下,学生仿佛置身于烽火连天的岁月,感悟着前辈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和奉献精神,接受着革命文化的洗礼。“旅程”并没有止步于参观,之后,学校组织开展了“红色小作品”征集活动,让学生写观后感、交流红色故事心得,还广泛征集红色励志格言,筛选制作成班级标牌,悬挂在各班教室门口。各类活动中的学生优秀作品皆收入校刊《风景这边独好》,这一方面优化了校园红色文化环境,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树立了“做传承革命精神的后来人”的意识。
每学期,在“跑山校长”黄志勇的带领下,全体师生一同“重走长征路”,这是红色教育植入绿色生态文明教育的鲜活案例,也是学校延伸红色教育与时代理念结合的特色之一。“长征路”上,黄陂三中的师生挑战自我、重温着先烈吃苦耐劳的精神,相互鼓舞、共同协作。即便累到大汗淋漓,他们也不乱扔一片纸屑、不留下一只塑料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登山结束,身后风景依旧。
在黄陂三中的校园周边,常常能看到黄陂三中的学生清理街道。学生志愿者会利用课余时间清扫街道、发放防诈骗宣传单、看望福利院老人等。这是学校把红色文化教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结果。学生用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并把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服务于周边社区。
红色课堂
实现红色全科育人
课堂之外,是红红火火的红色活动。课堂之内,是红色课程全科育人。黄陂三中开展“红色文化进课堂”活动,积极开发红色校本教材,将红色文化基因融于各科教学之中,努力打造红色课程育人的局面。学校将红色文化教育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以蔡以忱烈士和革命家潘正道的故事为主要内容,选用《“铸剑”先驱·蔡以忱》作为红色读本,保证每周一课时,把红色文化与特定时间节点的系列活动融入其中,引导教师结合相关内容开展主题活动,比如“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网上公祭等,让学生牢记历史、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黄陂三中还引导学科教师深入挖掘学科寓德点。一方面,学校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等学科教材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方面的内容,鼓励各学科教师精心挖掘本学科的寓德点,积极渗透给学生;另一方面,学校注重将红色文化的学科挖掘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在各种节日及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纪念日,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学生广泛参与,比如在国家公祭日开展以“勿忘国耻,珍爱和平”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和班会,在每年元旦的文化艺术节让红色课本剧走上舞台。
为了加强红色教师队伍建设,黄陂三中借助党史学习教育的契机,开展了一系列增强教师红色意识的活动。2021年6月21日,学校聘请《“铸剑”先驱·蔡以忱》的作者、校友裴高才和合著者肖咸焱来校主讲校友蔡以忱烈士的先进事迹,积极开展红色教师培训。学校还聘请校史专家余洋为教师讲校友红色故事,组织教师学习百年老校红色历史文化,同时发挥党员教师和模范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教师实地参观蔡店新四军第五师历史陈列馆、红安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红安李先念故居,让教师用自己的感悟和切身体会教育学生、感染学生,为传承红色基因当好引路人。
黄陂三中的红色教育让全体师生不断从灵魂深处理解革命传统,真正吃透红色精神,体现了对红色资源的深度挖掘以及对教育规律的深度把脉。
(黄志勇 乐明伟 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