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物理学家费曼196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提出了费曼图、费曼规则和重正化的计算方法,也是第一位提出纳米概念的人。
费曼的成功和智慧源于费曼学习法。所谓费曼学习法,即对学习中的知识、概念和程序,尝试用自己的话理解,默念复述,并联系生活拓展,最后类比、可视化和简化。
一般包括以下几步:
第一步:阅读一本书,理解书中的内容。然后拿出一张白纸,把所要理解的知识点概括性写在纸上,包括关键性的观点信息以及过程信息。
第二步:设想一种场景,确定要传授的对象,尝试用他人听得懂的语言,向别人传授所学过的知识、概念及有关信息。
第三步:如果遇到问题,即要传授的内容不清楚、表达得比较费力、思路卡壳,可以对照学习材料,补充、完善和充实学习内容。
第四步:再次用通俗易懂的简化语言,完整、清晰、正确地表达所学知识。最终的结果是:用自己的语言,而不是学习资料中的语言来解释概念。
显然,如果解释冗长或者令人迷惑,就说明对概念的理解不透彻,对知识的学习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没有建构,还是孤立存在,没有类比、可视和简化。只有用自己的语言,完整、清晰、流畅地表述清楚,才意味着真正理解了概念,建构了知识,从而实现“读进去、学实在、说清楚、写明白”。
写作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建构活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对知识的重构活动。写作和思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写作可以作为一种改进思考的工具。与此同时,复杂的认知活动又可以使书写变得更清楚、更有表现力。
我从1989年开始进行作文教学改革,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最后发现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学习生活才是学生作文的最大宝藏。2002年9月,我开始将作文与音乐课整合,发现教材是生活的间接反映,是学生生活的抽象。实际上,作文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师的责任,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所有学科教师的参与。2006年9月,我提出“学科作文”,开始“小学学科作文教学研究”。2014年,该研究荣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我提出了“表达式学习”,尝试在全科学习中通过写作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彻底解决困扰广大师生的作文问题。其具体做法如下:
优化策略,易于表达
表达式学习发展儿童语言,激发交往动机,走向目标完成;从提高学生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出发,从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体验入手,拓宽学生写作视野,让学生学进去、说出来、写明白,把写作作为学习的工具,倡导学科教师运用表达式学习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表达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包括表演、游戏、比赛、辩论等,为学生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在鲜活的生活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把书本和生活进行无缝对接,激发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记录生活感受。这既是学科教学的任务,更是学科教学的最佳策略。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身边的事更是层出不穷,但小学生有意注意还处于萌芽阶段,往往缺乏主动观察与发现。表达式学习将学生的视线引向校园、社会和家庭,引向图书室、阅览室、展览馆、博物馆及各种纪念馆,引向大型工厂、桥梁工地及农家小院;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种活动,进行一系列采访和社会调查,增强感性认识,激发情感;带领学生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欣赏花鸟虫鱼的可爱,陶冶情感;带领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现实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去触及社会焦点,追踪时事话题,表达个人观点,培植理性情感。
表达式学习的基本策略包括:把课堂笔记变成作文,把学习问题变成作文,把师生对话变成作文,把课后作业变成作文,倡导学生写预习作文、复习作文、听记作文、学习报告、知识童话等,让学生在学习和相互分享表达中自然进入写作,提高学习效果。
规范流程,强化表达
表达式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理念,缺乏可资借鉴的案例和流程。为了更好地推动表达式学习的探索,我们在学科作文教学基本流程中,总结出各学科通用的表达式教学范式:
第一步:联结。教师需要架起学科与生活的桥梁,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知识,形成技能。比如数学认识图形,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引出课题,对照生活认识各种图形的特点,画图形、剪图形、折图形,归纳图形特点,再回到生活中寻找各种图形并写下来。数学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入手,找准生活和所学数学知识点的联系,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猜测、验证、计算、推理、验证,获得丰富的数学体验和学习乐趣,以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第二步:训练。教师围绕学习内容和生活情境,指导学生观察、体验、想象、思考、讨论、总结,并分享感受和收获。比如学习位置与方向,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描述平面图上物体的相对位置,在探究中学会记录、总结、讨论、分享,在课堂上能完成辨别方向和位置的练习,做好课堂记录,为表述学习内容、记录学生生活、总结学习成果奠定基础。
第三步:表达。结合教学内容和学习情境,指导学生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思考,总结学习内容,梳理学习思路,提升学习效率。比如,科学课上学习“油菜花开了”,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详细观察油菜花的组成部分。学生课堂上的观察、实验及记录,都需要展示并分享,这就是表达。
第四步:点评。教师围绕知识表达的准确和文中体现的知识关联是否恰当进行点评,也可以让同伴结合自己的观察、思考、体验来点评。立足表达中所反映的学习状态及对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对文章结构、语言表述、标点符号、病句错字可以忽略不管,或交语文老师负责。
深度学习,精于表达
深度学习涉及三个方面的“深度”:一是学习结果的深度,表现为认知、自我、人际三方面的高阶能力;二是学习方法的深度,表现为复杂问题的解决(而不是知识传授),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三是学习参与深度,这是深度学习的基础。
美国教育家韦伯提出知识深度学习有四个阶段:什么是知识、如何使用知识、为什么使用知识、还能用知识做什么。对知识加工的四个领域分别为:(1)觉知;(2)分析到综合;(3)应用;(4)同化。这四个领域的加工水平由低到高,同化是学习加工的最高境界,是最深的加工策略。在同化领域,加工以中心内容展开,确保信息以个人方式内化,达成信息与个人的联结。其显示加工领域的结果是:目标设定;日志或日记写作;诸如争辩、批评、赞扬、支持或不支持这样的情感反应;创作纪录片;成为行为榜样;指导其他学习者。显然,围绕学习内容,学会概括内容,记录学习日志,把学习与写作结合起来,是精细、有效的加工,是深度学习的一种策略。
表达式学习提出让学生读进去、学实在、说清楚、写明白。表达式学习认为,真正能体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是看学生如何说、如何写、如何做。要评价学生的如何说、如何写、如何做,就需要学生学会与他人对话,与社会对话,与自我对话,学会分享,学会表达,在分享和表达中达成学习行为,表达式学习是深度学习的最好方式。
重点推进,多样表达
我们选取数学为表达式学习的重点突破口,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内容,记录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考、疑惑、感受、理解、评价、意见,记载数学课堂发生的趣闻逸事以及和数学学习相关的背景、故事,通过表达式学习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数学表达式学习就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输入信息、整理信息并输出信息,以此达成学习行为的变化及学习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会与他人对话,与社会对话,与自我对话,学会分享,学会表达,在学习中表达,在表达中学习,在分享和表达中达成学习行为。
全科学习中的写作,从深度学习的角度,探索了一条破解作文痼疾的道路。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