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所在地区的中考模式悄然发生了变化:一是统考科目逐年增多,今年已经达到了10门;二是考试形式增多,比如英语考试包含听力,物理、化学、生物考试包括实验操作等。
按理说,考试多样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多样化。比如,将体育纳入中考,可以倒逼学校、家长、学生重视体育,而且体育很难“速成”,要想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需要提早训练。可以看出,体育纳入中考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对培养和选拔全面发展的学生也有积极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说,体育纳入中考是成功的。但是,这种模式能否无限复制?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除了开齐开足课程,是否要全部纳入中考?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是否一定要在考试中加入实验操作?这些问题还需要深思。
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需要开设多种多样的课程,但是如果每门课程都要通过考试甚至选拔性考试检验学习成果,既违背了开设课程的初衷,也增加了学生负担。以我所在地区为例,中考实验考试四五月份陆续开始,零零散散的考试不仅加剧了学生的负担,也挤占了中考复习时间。有些考试从初二就开始了,过早地进入竞争环境,学生对学科的理解和认识很容易停留在应试层面。
再以高考为例,新一轮高考改革在全国各地陆续实施,普遍实施“3+1+2”模式,关键在于学生自选环节的理性组合。这就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各个学科,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而这是全面考试无法实现的。
全面发展不等于全面考试。全面考试强调的是学生对各个学科的全面了解、全面掌握和全面应试;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认识、道德、身体等诸多方面,而非单一的知识获取。用狭隘的功利尺度衡量教育,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因此,实现全面发展,要打破文理界限的桎梏,将德智体美劳融会贯通,注重学生均衡发展。换句话说,如果学科的普及和推进需要通过选拔性考试来实现,说明评价机制是有问题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设置评价体系,既不增加学生的升学压力,又能督促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课程。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