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

[db:作者]  2022-01-20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1月6日,在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操场上,小学生们在课后服务中开展趣味体育运动。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2012年,教育部出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建立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2013年,全国启动第一批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市、区)督导评估认定工作。

    截至2020年底,全国累计已有26个省份、2809个县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数占比96.8%。2021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又组织了对剩余省份的94个县的实地督导检查。

    这意味着,历时9年的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

    未来如何向优质均衡迈进?新的时代命题摆在眼前。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在各省(区、市)创建一批率先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县(市、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有什么标准?文件为教育均衡发展指明了怎样的方向?重点与难点何在? 

    义务教育发展无止境

    扫盲、普九、实现“两基”、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发展史上,一块块里程碑书写着中国如何实现人民群众“有学上”。

    伴随着每一个前进的脚步,“上好学”的愿望日益强烈,党和国家高度重视——

    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提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强调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从中长期战略规划的高度再次明确,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优质均衡,到2035年,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市、区)的比例达到95%。

    义务教育发展无止境。随着全国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更多目光投向“高质量”:从重硬件建设,转向更重软件内涵建设;从重指标合格,转向更重群众获得;从重数量规模,转向更重质量效果。

    优质均衡,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新起点。立足于此,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正式拉开序幕,意义重大而深远。

    “现阶段开启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是全面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要求,是教育优先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基础,标志着中国义务教育正式开启了2035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吹响了创建教育强国的时代号角。”深圳市南山区政协副主席、南山区教育局原局长刘根平说。

    国家督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国雄表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义务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一直以来,优质资源供给不足、分配不均是老百姓的烦心事。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回应了群众关切,切实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通过优质均衡创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切实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更好地支撑人才强国、教育强国、创新驱动等国家战略,可谓恰逢其时。”

    抓住关键要素谋发展

    怎样算是优质均衡?

    “资源配置上,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1人以上”“政府保障程度上,所有小学、初中每12个班级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1间以上”……2017年教育部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从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社会认可度4个方面设计了32项指标。

    对比基本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办法,教育部督导局负责人指明重点:“优质均衡督导评估办法突出了更加均衡、更有质量。”

    不难发现,创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重点任务,与此前对于“优质均衡”的评估要求一以贯之。

    “《通知》提出树立更加科学的教育理念、实现更加全面的标准化建设、建设更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4项基本任务,从内涵、标准、队伍、质量4个方面抓住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关键要素,对标《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有关标准和要求,两者是有机整体,既是目标和任务,又是途径和策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红恩说。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还聚焦科学规划建设学校、健全均衡发展工作机制、推进师资均衡配置、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加强学生教育关爱,提出了20条攻坚清单,对优质均衡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逐个击破——

    标准化建设存在“城镇挤、乡村弱”问题,清单提出要建立合理布局农村学校的有效模式,探索乡村温馨校园建设的有效途径,出台以常住人口为基数的城镇义务教育学位配置标准和教育用地保障措施;

    师资配置上存在结构分布不尽合理问题,清单要求建立编制统筹调配、周转使用、保障供给的办法,出台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促进师资均衡配置的实施办法;

    在学生教育关爱,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制度不健全的问题上,清单明确要制定加强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教育关爱的制度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定期筛查评估、早期识别与干预的机制;

    ……

    目标明确,更需迎难而上。

    “坚持政府主责是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检查中,刘国雄发现,尽管一些地区经济落后,但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环境是校园,政府克服财政困难,保障资金向学校倾斜。“推进优质均衡,一要增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责意识;二要落实‘省级统筹、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将推进优质均衡的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三是教育部门积极推动,将优质均衡纳入党委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四是加大对政府的考核评价力度,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以评促建。”刘国雄说。

    人民满意是特定内涵

    迈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教育的面貌必将焕然一新。

    李红恩分析:“一是全面发展的理念更加突出,更加关注到每一名学生,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更加凸显。二是标准化程度更高,主要体现标准覆盖的面更广、标准更加指向内涵发展。三是师资队伍更加优质,教师队伍的待遇更高,更多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教师的流动性更高,师资配置更加均衡。四是人民群众更加满意,更加突出‘群众满意度’这一指标,更加关注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更加要求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

    而不变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

    2019年,全国首次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启动。一开局便明确了“只有指标和人民群众满意度双合格,才是真正的优质均衡”立场。

    2021年,“双减”工作正式启动,锚定“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的目标,提出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从另一层意义上说,实现优质均衡也是“双减”的治本之策。

    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通知》再次将“群众满意度”作为重点,鲜明地标志着优质均衡的特定内涵。

    使命召唤,行且益坚。面向优质均衡,各地也在积极探索——

    浙江省海盐县研制出台《初中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研发艺术素质评价工具,促进学生形成艺术特长和爱好,推动美育落到实处;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构建了农耕、养殖、手工艺等劳动教育“一校一基地”格局,打造“社会实践大课堂”;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成立8个学前、8个小学、9个初中教育集团,实现区域集团化办学100%覆盖;

    宁夏回族自治区大武口区鼓励自治区、市、区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交流到薄弱学校,确保达到应交流人数的20%以上;

    ……

    号角已经吹响。可以预见,全国各地都将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张时代答卷上精彩作答,中国青少年儿童将更广泛地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01-24/xw_169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