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一直不遗余力地将乡土文化融入教育,历时15年、经过4个不同阶段的迭代发展,他们开发的“返乡·远行”乡土课程如今已成为极具本土特色的课程。无论孩子的未来是留守乡土还是远走他乡,他们都能在这门课程的浸润中拥有“故乡情”和“中国心”。
———————————————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
诗人席慕蓉一首《乡愁》,写尽了世人对故乡的恋恋不舍。乡土,向来在中国文化史上被认作人们的“精神家园”,但随着城市化的加速,难以割舍的“乡情”却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
“我们的现代化在逃离乡土的过程中,也抛却了乡土作为中国人生命精神安顿之所在,而恰恰我们又没有重新找到足够的精神资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刘铁芳曾呼吁,“在当下,重新理解乡土,扩展乡村教育的视野,其实是基于每个人精神发展的需要。”
“树高千尺,缘于根深”,当下的学校该如何在学生心中植入乡土情结,培育学生的故乡情和中国心?北京市房山区给出的回答是:打造“返乡·远行”精品乡土课程,把乡土乡愁的根植入每个学生心中,铸就爱家为国之魂,为他们注入心灵的滋养。
在负责这门课程的北京市房山区教委副主任、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郭冬红看来,“返乡·远行”乡土课程是一门“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打底色工程”。
被遗忘的身边“宝藏”
建设一个怎样的乡土课程体系,才能够系统、持续地培养学生认同本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在15年前,房山区教育人就已经开始思考这一命题。
那时,房山区学生对家乡的认知情况并不乐观。2007年,对1500名房山区在校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整体对乡土文化的认知水平不高,只有不足五分之一的人能讲出一个家乡名人的故事,大多数学生不能说出家乡的特产。在抽样对200名升入大学的学生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毕业后不愿意回到本土。
事实上,房山是一个人文资源“宝藏”,历史悠久、积淀丰厚——70万年的人类史、5000年的文明史、3000多年的建城史,绵延不断形成了以“人之源”(周口店猿人遗址)、“城之源”(北京最早的城市遗址西周燕都遗址)、“都之源”(金朝遗址)为核心的北京“源文化”金名片。不仅如此,房山区还有堂上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红歌纪念馆、黄山店村“红色背篓精神”传承教育基地等众多重要的红色资源。同时,房山作为“生态涵养发展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
这么多优质资源就在身边,而许多学生却视而不见,岂不可惜?
“讲到历代皇陵,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然后是清西陵、清东陵,再然后部分学生能说到明十三陵,几乎没有咱们房山的孩子能说出金陵。”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历史教师张付文回忆往事时不禁叹息,“学生对家乡的认知确实存在不足。”
北师大良乡附中地理教师黄振新回忆,有次他布置了一道练习题,题目中给出的是房山地图,“当我提问的时候,班里大部分学生都不认识房山轮廓图”。
“这样的现象可能会造成学生对生活缺乏热情,也缺乏感知周围事物的能力,从而削弱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北京四中房山分校教师李敏说。
如何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实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门旨在让学生认识房山、了解房山、爱上房山的乡土课程呼之欲出。
2007年9月,在特级教师团队带领下,房山区开始启动乡土课程的开发工作,先后研发了“房山,我为你骄傲”“房山文化”“房山地理”等课程。这一步开启之后,乡土课程竟持续开发了15年,如今这门课程依然在汲取最新课改成果的进程中不断升华。
“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改革要求,房山区乡土课程建设从乡土志、乡土教材到以乡土课程为主的地方课程,再到场馆课程、主题实践课程,从‘认知乡土’到‘行走乡土’再到‘升华乡土’,与时俱进,迭代升级,最终形成了‘返乡·远行’乡土课程体系。”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课程与德育研究室副主任周长凤说。
让乡土课程充满“现代性”
“返乡·远行”乡土课程从实施之初就避免了单纯的“授课式”教学方式,而是加入了学科融合、“特色作业本”等鲜活元素。
以“燕都文化初探”这门课程为例,曾经由政治、历史、地理等教师和燕都博物馆的馆员共同教学,穿越了学科壁垒,而这种学科融合的特点也延续至今。
张付文印象最深的一次课就是带领学生去周口店猿人遗址研学,当时是地理、政治、历史三科联合实践。周口店猿人遗址这片古老的土地,既涉及历史学科的北京人、山顶洞人等部分,也涉及地理学科的化石形成、水土、温度等知识,还会涉及政治学科的工具制造、原始人群社会结构等内容。三科教师精心围绕这一主题设置了许多相关问题让学生来解决。
“具体到历史学科,我们让学生了解北京人取火、用火的历史,让学生在野外实践操作,进行取火、保存火种的设计,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协同合作,顺利完成了实践任务。”张付文说。
与此同时,房山区教委还以学生“特色作业本”为载体进行“知房山爱房山”爱国主义教育。他们在学生作业本封面上刊印房山名胜古迹、历史遗存、文明景区等有代表性的照片,封底附有一两百字的文字说明,让学生在用作业本的同时了解房山,了解自己的家乡。
2016年,随着《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颁布,郭冬红敏锐地意识到:“研学旅行”不就是要让学生走进教育现场开启综合性学习吗?这与房山区正在实施的乡土课程可以“无缝对接”。于是,在“独立授课+学科融合+特色作业本”基础上,“场馆学习”也被纳入了“返乡·远行”乡土课程。
房山有这样的底气。依托周口店猿人遗址、西周燕都文化遗址、云居寺、贾岛祠、霞云岭红歌发源地、汉白玉石雕艺术园等区域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房山区先后开发了25个研学主题。
李敏曾经带领初一学生走进房山世界地质博物馆。在游学任务单里,她设计了如下任务:通过观察房山世界地质博物馆,了解并简要记录房山地质史上海陆变迁的过程;拍摄自己感兴趣的山体部位并绘制相应的等高线地形图示意图;认识一种或几种岩石;体验地震和火灾逃生;等等。
“这些都是初一学生能完成的任务,学生积极性比较高,从对房山一无所知到小有收获,他们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对身边地理事物的认识也加深了,为接下来的地理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李敏说。
房山区坨里中学地理教师赵兴媛还记得她带学生走进石花洞的情景,学生在现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尽管“许多问题自己也回答不出来”,但她还是很欣慰“学生真正开始思考”。
这样身临其境的学习,不仅让教师感觉受用,也让学生“开了眼”。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去周口店猿人遗址,当我到达山顶洞人的住所时,我很好奇这么大的山洞是怎样形成的,2万多年以来是如何保存得如此完整的。”周口店中学初二学生张晨锋说出了他的疑惑。
“刚讲完历史知识中的西周时期,就与老师一起去了西周燕都文化遗址,看着眼前的文物和图片,站在这片土地上,仿佛回到了古代,历史知识也活起来了。”房山区良乡中学高二学生王夏禹说。
“我还记得曾经在霞云岭唱响红歌,心情振奋。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我生长的房山竟然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的歌词发源地,这片土地有着比我想象更深邃的民族情怀,有着太多我不知道的故事和精神。”刚刚考入首都师范大学的房山学生邢泽龙如此感慨。
在行走中感悟,在行走中学习。多年来,学生的每一次外出研学都严格按照课程实施的方式进行,避免“走过场”,25个场馆主题学习都以“行前课、行中课、行后课”的方式进行。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创作地纪念馆为例:课前,教师组织学生以歌唱、讲解、讨论等形式激发他们对纪念馆的兴趣;课中在纪念馆中9个不同的场馆设置不同主题,每一个主题都依据不同意图设计相应的学习方式并展开深度学习;课后,还要通过评价量表来检验学生场馆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完成自我反思。
“场馆学习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学生到达情境现场,在深度参与和体验中开展寻根之旅,感受家乡就是‘根’,本土文化就是‘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根’,红色文化就是‘根’。”郭冬红说。
2019年,课程迎来了再次升级。借助北京市规划课题“区域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针对过去乡土课程的不成体系、不够深入,郭冬红带领团队围绕历史文化、自然生态、风土人情、活力新区等主题内容,构建了由“认知乡土”“行走乡土”“超越乡土”三大板块组成的“返乡·远行”乡土课程体系。团队还以课程标准为基础,重点开发了政治、历史和地理三个学科的乡土资源读本,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重要的乡土资源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与时俱进的课程实施进程中,房山区以发展为主题进行项目设计与实施研究,开发了探秘“源”文化、回望房山“四史”、探究房山生态环境、走进京西红色基地、设计旅游线路、见证房山教育变迁等10个PBL项目。
“这类课程重在引导学生在认同乡土文化的基础上,能够超越乡土、放眼世界。”周长凤说,“我们还将持续开发情境性支架、知识性支架、资源性支架、评价性支架,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供支持。”
看见师生的拔节成长
15年“返乡·远行”乡土课程的浸润,究竟给学生带来了什么?
尽管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效果都很难立竿见影,但从2021年对1500名房山学生的一项统计数据中或多或少也能“窥斑见豹”: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出3-5个家乡历史遗迹和2-3个家乡特产,能讲述自己家乡的故事,愿意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一半以上的孩子毕业后愿意回到家乡工作。
可以想见,无数的房山学生,已经开始深度思考自己与脚下这片土地的血脉关联。
“当我们研究家乡时,家乡好像也在凝视我们;当我们遇见家乡时,我们也遇见了自己。”在一本属于房山区中学师生的乡土文学类杂志上,有名学生这样写道。
尽管家国情怀的厚植可能并非“返乡·远行”乡土课程一己之功,但这门课程的确在学生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一名从房山毕业的大学生在演讲时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今天上了一堂建筑课,当老师将一张石函拓片的图放出来时,我竟然有种无法言说的亲切感。后来忽然想到,这是在‘知房山爱房山’特色系列作业本上看过的,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看了12年的拓片早已不知不觉潜入大脑了。”
因为爱家乡,有了对家乡的强烈认同感,所以有了更深的使命感。房山区坨里中学教师刘红艳讲述了学生的成长经历:在课程实践中,刘红艳带领学生探究房山区青龙湖万亩森林公园开发项目,学生自己联系青龙湖镇政府相关部门,亲自采访了镇长关于公园建设的规划情况,还从当地农办获得青龙湖森林公园实施方案。
“通过万亩森林规划和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探究,学生提高了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搜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了分享与合作,增长了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刘红艳认为这是意料之外的所获。
在周长凤看来,教师同样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拔节成长。经过多年的乡土教育实践,房山区教师对育人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他们树立起“为了家乡事”的职业观以及“为了家乡人”的学生发展观。当然,教师的跨学科教学意识不断增强,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也不断提升。
“与乡土文化融会贯通,这是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值得倡导的改革方向之一,也是尊重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源的重要举措。唯有扎根本土、融通生活,才有底气和定力去仰望课程改革的星空。”郭冬红相信,随着这门课程的持续开展,他们一定会将更深的“乡愁”根植在每一个房山学生的心中,无论他们走向何方,都不会忘记“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