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扶海观鸟:遇见南黄海湿地和鸟类

[db:作者]  2021-09-29 07:27:49  互联网

    白日渐短,夏日已逝,又进入一年的观鸟大季。“扶海观鸟”是江苏省如东县丰利小学基于南黄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及鸟类观察和保护而开发的校本课程。如东县隶属南通市,“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飞路线贯穿全境,地理上位于黄海南部的西岸和长江口北岸,古称“扶海洲”。观鸟是指在自然环境中利用望远镜等器材,在不影响野生鸟类正常生活的前提下欣赏、观察鸟类的一种科学性质的户外活动。取上述两者之意,学校将课程命名为“扶海观鸟”。

    课程也要有仪式感

    勺嘴鹬是南黄海湿地的“明星鸟”。学校在课程创建之初,专门建立了一间以南黄海湿地和鸟类为主题的“勺嘴鹬教室”,由专职科学教师担任辅导教师。

    走进勺嘴鹬教室,就会看到东墙书架上摆有《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中国鸟类图鉴(鸻鹬版)》《南黄海100种鸟》等书籍或折页,下面的防潮箱内摆放着观鸟的各种装备,西墙则是巨幅的南黄海湿地和鸟类生境图,由上海博物画家壹鸺绘制。墙角旗架上立着由如东县博物馆青年美术家仲石设计的勺嘴鹬教室旗、扶海观鸟社旗和社徽。每次户外观鸟活动,学校都在校长主持下举行授旗仪式,让学生有满满的仪式感。

    为了记录观鸟的活动过程及成果,课程辅导教师还注册了一个视频号名曰“后二楼”,每段原创的短视频都附有关于鸟类的科普文字介绍以及拍摄的时间地点。

    在“科学性错误”中起步

    面对南黄海湿地滩涂上飞起的鸻鹬类水鸟“鸟浪”,许多游客只能惊呼:“看,那么多鸟,全是鸟!”震撼之余,人们对具体的鸟种却一无所知。而有经验的观鸟者,仅用望远镜快速一扫就能辨识许多鸻鹬的种类。

    在城市、乡村或荒野组成的大自然中,人们看到数量最多的野生动物是鸟类,但人们对鸟类却缺乏关注和了解。课程筹建之初,我在学校做了鸟类科普知识的摸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教师、家长通常能说出从电视上认识的鸵鸟、企鹅、孔雀等鸟类,但对本土鸟类的辨识存在许多混淆和谬误。

    其实,作为专职科学教师的我也是从零开始学习观鸟并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遇到难以确认的鸟类,或是查询鸟类图鉴,或是直接向鸟类专家、专职鸟类调查员请教。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才逐渐从观鸟的门外汉成为认识100多种鸟的入门级观鸟爱好者。

    从“科普”到“博物”

    “扶海观鸟”课程分为普及课程和社团提高课程,强调以学生在大自然的真实观察活动为基础,按低中高学段分别设置内容,并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普及课程利用科学课的机动课时进行。低年级学生只要求认识5种常见的校园鸟类,如树麻雀、喜鹊、灰喜鹊、珠颈斑鸠、白头鹎等,能在户外用肉眼辨认出来。中年级学生则增加戴胜、白鹡鸰、灰椋鸟、棕背伯劳、黑水鸡等鸟类,达到认识10种以上的数量要求,能用望远镜在野外分辨出小白鹭和牛背鹭,能辨认图片中的勺嘴鹬。同时,我们还针对低中年级开展了“如何做一个文明观鸟人”的规则教育,帮助学生养成保护鸟类的习惯。

    在此基础之上,高年级学生增加对南黄海湿地鸻鹬类水鸟的认知;会使用鸟类图鉴等工具书,能用望远镜辨认在滩涂或人工养殖塘边活动的特征明显的鸟类,如黑翅长脚鹬、反嘴鹬、蛎鹬等;能区分体型特征相近的小杓鹬、中杓鹬、大杓鹬和白腰杓鹬;能在鸻鹬类水鸟密集的视频中辨认勺嘴鹬……在继续强调观鸟规则的基础上,学生还要深入学习相关法律和文件,如《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等。

    社团提高课程则选拔有浓厚观鸟兴趣的部分高年级学生参加观鸟社团,利用每周二、周四的课后服务课时及节假日时间开展。比如,社团利用节假日到小洋口、丰利、东凌及东台条子泥等沿海地区进行复杂自然环境下的观鸟活动。在观鸟过程中,学生需要熟练操作双筒和单筒望远镜,还要用手机和单筒望远镜等非专业设备拍摄鸟类视频;以《南黄海100种鸟》折页为图鉴,在确保人身安全和不干扰鸟类的前提下,辨识南黄海湿地的林鸟和水鸟,观察鸟类及其栖息环境,了解候鸟迁徙知识,关注鸟类保护和滩涂湿地的生态修复;实地观察潮间带生境,了解鸻鹬鸟类的食物来源,在滩涂取样,学习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用自然笔记的形式,图文并茂地记录自己的观鸟成果。

    在涨潮的间隙,海水漫过滩涂拍打海岸,那些已经南迁数千公里的鸻鹬类水鸟停栖在水位低的养殖塘内。沐浴在海风中,教师和学生一起盘坐在海岸防风林的草地上休息——此时,结合观鸟实践,教师还可以趁热打铁上一堂别开生面的户外鸟类科普课。学生一起抢答,“看图识鸟”“听音识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提示,完成一系列判断题、选择题、问答题。

    学校还在秋季观鸟过程中尝试跨学科的课程拓展。与鸟类伴生的有植物、昆虫、哺乳动物等,学生走入自然,观察鸟类,沉浸在万物的生境中,感知各类物种的外形之美、结构之美、生长之美。除了参与课程建设的科学教师,学校还邀请美术教师进行指导,让学生学习绘画、版画、剪纸、贝壳拼贴等艺术创作方式,力图将鸟类科普与自然美育相结合,乃至向博物美育的方向发展。

    观鸟,可遇而不可求

    走进南黄海湿地,秋日的阳光依旧强烈。观鸟的师生需要穿好长衣长裤,戴上遮阳帽,以防一不小心暴露的皮肤被紫外线灼伤。有时为了能亲眼看见某些数量稀少且对人类警惕性高的鸟类,观鸟者必须像狙击手一样,长时间潜伏在草丛或蹲在伪装的掩体内。为了观鸟,师生经常需要携带望远镜等装备在荒野长距离步行,“积累了几万步的记录,腿痛胳膊痛”。更多的时候,观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满怀希望而至,常常失望而归。

    在观鸟学习方面,认识留鸟简单,但进一步学习难度就加大了,许多学生很快进入观鸟“瓶颈期”,集邮般的观鸟新鲜感渐渐消逝。不过,即使有的学生不再继续追求观鸟种类或数量的增多,但知鸟、爱鸟、护鸟的情感和行动却一直保留下来。

    观鸟是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的活动,既可以选择不断深入,也可以选择浅尝辄止,当作娱乐或休闲的方式,保持一种真实的课程体验。或许,这是扶海观鸟课程的另一重境界。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如东县丰利镇丰利小学)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11-23/xw_1706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