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卷二十八记载了一个故事:汉元帝欲乘船去祖庙祭祖,薛广德认为乘船危险,强硬阻止,汉元帝很不高兴。此时,张猛及时出来解围,他的话让汉元帝很受用。于是,汉元帝听从了张猛的劝说。同样是说话,效果却大不相同。
这个故事,能给班主任什么启示?班主任教育学生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发现学生优点,再指出不足
在沟通前,班主任首先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已经取得的成绩,然后再指出缺点,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张猛为什么能说服汉元帝,是因为他用“主圣臣直”突出了汉元帝的优点“圣明”,从而打开了皇帝的心扉。
我班学生张志抄袭范文当习作,我发现后将他叫到办公室说:“你的习作书写工整,说明你非常认真;字迹清秀,说明你有才华。练过书法吗?”张志骄傲地说:“还获过奖呢!”我接下来说:“这篇文章无论立意还是行文都堪称上乘之作。你选中这一篇说明你下了一番功夫,一定读了不少类似的文章吧?”说到这里,张志不好意思地笑了:“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没有一句批评,目的达到,夫复何求?
批评要站在学生的立场
并不是所有的批评都要用“糖衣”裹着,对于学生那些明显的错误行为,班主任直率一些也无妨。我们站在学生的立场,学生一定能够感受到批评背后的爱,即使重些他们也乐于接受。
小羽怕吃苦,找理由不参加体育考试。体育老师打电话给家长核实情况,得知孩子健康状况良好,就严厉批评小羽,小羽仍是拒绝参加考试。我知道后找到小羽说:“体育考试只是手段,分数只是衡量指标,强身健体才是目的。体育老师让你参加考试,不是在乎你的成绩,而是希望你有强健的体魄。”小羽信服地点点头,顺利完成了体育考试。
尊重在前,批评在后
让一个人心服口服接受批评的最有力武器是尊重。
《孙子兵法》云:“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班主任遇到犯错误的学生时,应尊重对方,然后再批评教育。比如,两个吵得面红耳赤的学生站在你面前,你从容镇定地倒上两杯水,一人递上一杯。准备两把椅子,让他们坐下来慢慢说。这时,他们手里有杯水,屁股下有把椅子,还有什么话听不进去,还有什么道理讲不明白?
尊重在前还体现在讲究场合、照顾学生的面子上。学生有些错误是无意犯下的,比如作业写好忘家里了;有的是被迫犯下的,比如面对他人的无礼挑衅或者侮辱愤而反抗;有的是无奈犯下的,比如由于没听懂课而迟交作业。这些错误都不适合在班级内批评,选择在办公室面对面批评更合适。
尊重在前更体现在公平对待每位学生。尊重其实就是对一个人的人格尊重。而人格正是最需要平等对待的。如果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不能遵循同一个标准,优等生易产生盲目自大的不良情绪,后进生则易产生自卑、委屈甚至反抗情绪。如果你不能公平对待学生,接下来的批评还能达到教育目的吗?
如果班主任在批评教育学生的时候,能强化优点、淡化缺点,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关爱为底色,以尊重为先导,以公平为准绳,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永城市第五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