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我们上学的时候,总是打心里敬佩那些课堂上抛开书本讲课的老师。然而,近年来到全国各地听课,觉得能脱稿上课的实不多见。我时常在问:“如果老师自己还没有记住,还想让学生学会,这不就矛盾吗?”课下问老师有没有备课,老师会赶紧把备课本递给你。备课数节数,作业数次数,这已经成了不少学校教学常规检查的数字游戏。
一次阅读关于脱口秀的书,让我为之一惊,本以为脱口秀就是即兴发挥、信手拈来,殊不知,脱口的背后都有逐字稿的文本背诵。想要脱口秀,文本先背透。
集体备课是每一所学校教学常规的基础工作。就形式而言,主要有手写稿和电子稿两类,最终完成格式又分教案和导学案两种。在具体操作上,诸如个备、集备、补备、反思备等。再如,打着“资源分享”的旗号,将单元内容先分包个人,称为主备,然后再集体研讨确定。在集备时间安排上,不少学校喜欢次数越少越好,每周安排一次集体备课的较为多见。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也不管集备次数安排多少,大家普遍诟病的是:走过场、缺内化、不实用。有没有一种集备方法简洁、高效,真正实现老师脱稿进课堂?从2019年开始,安徽省泗县灵童学校大胆进行集体备课转型探索:从写教案到背文本。
时间转型:过去每周半天时间集体备课改为隔日一节课集备,全面落实一课一备。大脑具有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确保明天的课今天备,记忆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场景转型:为了创设“比、学、赶、帮、超”的大教研氛围,变单学科各自为政的小教研为多学科集中分组的大教研。大场景的氛围激发了全体教师全力以赴搞教研、聚精会神抓创新的自觉性。
模式转型:集体备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为课上脱稿提供有效支撑,切实避免集体备课“脱实向虚”的倾向。
一是“独备”:我们反对单元内容拆分分包给个人的做法,坚持每一课教材文本都要有“我”的投入和思考。没有“我”的“集体”是虚脱的。二是“对备”:在集体备课过程中确保对子式的探讨,不仅是对教师专业话语权的维护,而且对提高集备效率大有裨益。三是“群备”:有了“对备”的基础,成果可以组内分享,问题可以集中攻关。以上三备最大限度与学校“童本课堂”的“独学、对学、群学”三学一致,力求做到课下怎么备,课上就怎么学。四是“定备”:有些关键问题需要学科骨干教师把关。五是“展备”:这是集备转型的核心环节。我们的要求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脱稿将本节课教材文本的重点、难点内容在黑板上写出来。为此,我们在集体备课室四面都加装了黑板。文本知识赛过关,黑板上面比比看。
令人欣喜的是,面对“展备”的内容,教师在黑板前的研讨看得见、摸得着、印象深、记得牢。
转型评价:每天的集备时间都有学校领导轮流参与,由学校督评组进行现场评价。评价成绩记入教师综合考评。
评价标准分为三个方面:重点难点(4分):让学生学会的重点、难点内容老师要脱稿写在黑板上。问题策略(2分):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拓展创新(2分):根据课堂学习资源,定义生成点和创新点,鼓励学生大胆创编。
集体备课转型探索,给学校带来了可喜变化。一是脱稿展备形成了文本内化的倒逼机制,集体备课成了背水一战的实战演练,全体教师学科知识结构日臻完善,专业素养得到快速提升。二是实现了跨年级、跨学科的教研融合和资源分享。三是集备模式与童本课堂的“学、展、点、练”一以贯之,实现了“备学一体”,做到了怎么备就怎么学。四是促进了童本课堂效率的提升。
过去仅仅满足于“有备课”——把知识写在备课本上就去上课;现在变成了不仅要写在本上,还要展在黑板上,入心入脑才有真正的高效。课堂上的深度学习呼唤课前的深度备课。
灵童学校聚焦集体备课转型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回归集备本质,重内化,求脱稿。集体备课不管形式如何变化,其本质都是内化教材文本,厘清知识结构。集备本质目标化,目标达成结果化。灵童学校对关键结果的要求很简单:脱稿上课。为确保脱稿上课不落空,学校坚持做好展备这一环节。每位教师的“脱稿”要让大家都看到。从“先看到”再到“都做到”。
二是聚焦文本讲素养,有本可依求实效。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虽然不仅仅是对教材文本的深钻细研,但文本应该是最可把握的聚焦点。所谓一滴水可见太阳就是这个道理。聚焦文本,深度集备,就是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的有效抓手。
三是尊重规律抓集备,事半功倍求高效。实践证明,采用周备课的方式既要多课题融合、集中时间备课,又要实用高效,的确并不那么容易。灵童学校的隔日备,做到一课一备,更符合大脑的记忆规律。
四是转场景建机制,激发教师集备智慧。自主高效不会从天而降,这都是机制的产物。在这方面灵童学校的大场景分组操作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它的根据在于随着“情景强度”的增强,人的自觉性和潜能也会随之增强。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泗县灵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