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教师踏入教育行业时,都憧憬过未来,但有些人被挫折束缚了脚步,有些人在其中磨砺自我且愈发强大,有些人则被磨平棱角,蹉跎了岁月。作为教师,我们怎样在发展过程中守住初心,最终收获成长?几年的教学生涯给我带来了一些感悟。
一是规划、论证、明晰目标定位。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规划?我认为,要细化到具体目标,落实到可行措施。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论证会其实就是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让教师先自己梳理小结,再进行专家论证,最后反思修改。经历这个完整的过程,教师才能明晰目标定位。我就是在学校组织的主题培训、“四有好老师”团队活动、课题论证会以及各类专家来校指导等活动中,逐步从困惑走向清晰。
一名教师首先应是一个教育专业人员,当教师以专业促进学生成长,学生的成长也会反哺教师再成长。两者共生共长,良性循环。
二是节点事件孕育成长自觉。一个个节点事件,让我学会与“抗拒的心态”和解,进而孕育出成长自觉。
与自己和解,开放研究的心态。一次活动,从前期磨课到最终呈现要进行多次研讨,在调整、完善的过程中教师能体会到课堂的生长和学科的育人价值。这之后,便会从关注自身转向关注课堂、关注学生,从而悦己纳人,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每一次教科研活动。
与专家和解,放大活动的价值。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将学习的句号画在下课铃响时,常常以“局外人”的心态参与公开课后的研讨活动。但在经历几次从教案设计到教案执行的完整过程后,我深切感受到教学魅力所在,渴望借助专家的力量看到更多可能,也更珍惜与专家交流的机会。
与学生和解,感受生命的活力。“见过花开的人,懂得风的温柔”,见过课堂上学生风采的教师,更愿意相信学生的生命成长自觉,更能体会到教师专业成长最终服务于学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三是面向未来催生内在动力。教育是世界上最特别最千变万化的事情,同时也是最坚韧最不会变化的事情。“未来的世界,期待怎样的学习者”“作为教师,我需要提升怎样的能力”……这些问题既是落在教师肩上无法忽视的压力,也是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样的内在动力让我们自觉发挥学习的主体意识,主动积累资源。
本学期,我在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外,还利用阅读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每读完一本书便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做读书笔记,并辅以教学案例进一步思考,在反思的过程中完成理论积淀。与此同时,我将学习时间固定在每周日晚上,以专题研讨的形式对感兴趣的教育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开阔视野,打开思路。
曾有人说,坚持学习的人一定能遇见更多的可能。作为一名教师,我所追求的究竟是怎样的可能?一定是更深的理论积淀,更实的科研能力,更美的课堂教学,更真的学生发展。剥开层层的可能,最终抵达教育的初心。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