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层面课程体系的建构,是许多中小学的软肋和短板,乡村学校更是如此。乡村学校的课程建设,最重要的是就地取材,其定位要高、格局要大、方向要准。
就地取材
就乡村学校而言,无论是特色学校建设,还是课程体系建构,都不要盲目与城市学校攀比,要就地取材,充分利用乡村难得的天然教育资源。
河南省灵宝市第四实验小学位于灵宝市阳平镇,北眺黄河,东依荆山黄帝铸鼎园,占地86亩,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现有24个教学班、1100名学生。与城市学校相比,现代技术和硬件相对薄弱,但学校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优势:生均占地面积。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了占地面积达10.3亩的生态文化综合实践教育实训基地。结合“黄帝文化”将三园(花园、果园、菜园)命名为敦敏园、铸鼎园和帝耕园。三园栽植花木20余种、果树20余种、蔬菜类30余种,其中菜园既有精彩广场展示区、普通菜地大棚区,还有迷宫形式和藤蔓菜地精品区。学校充分发挥环境育人、课程育人的功能,让学生走出教室,在“田园课程实践基地”动手动脑,以“一班一花,一班一果,一班一菜,一班一树,一班一文化”为内容的“一班一品”特色课程为抓手,丰富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素材,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定位要高
定位高远就是在学校层面整合课程,形成课程体系,解决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两张皮的问题。灵宝市第四实验小学以培育学科素养为目标,将劳动实践活动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形成了以劳动教育为特色的课程体系。
与品德课相结合:学生在种植过程中,能体会劳动的辛苦,懂得感恩父母;在种植过程中观察植物从种子到死亡,从而懂得珍惜生命;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浇水、施肥、杀虫、剪叶,从而懂得责任担当;在收获环节,领悟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与语文课相结合:学生所有的劳动实践,以及对景物的观赏体验,都是学生很好的写作素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把自己动手实践、观察体验的内容写成作文,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与数学课相结合:规划场地,设计方案,将所学数学知识与规划建设相结合,在指导教师协助下,全部由学生自主动手完成。与美术课相结合:劳动实践基地不同时节都有独特的风景,是美术课很好的写生素材,学生可以拿起画笔,绘画校园美景,制作“名称牌”……与科学课结合:从整地、种植、培育、管理到收获,学生在体验中观察作物生长规律,记录培育感想,用来指导新学生操作。与音乐课相结合:理解音乐是与生产劳动密切关联的,音乐产生于劳动实践,边劳动边唱歌,体验别样的音乐美。
格局要大
没有乡村教育振兴,就没有真正的乡村振兴。乡村教育振兴必须创设以乡村学校教育为核心、辐射家庭教育、带动社区教育的大教育。
灵宝市第四实验小学在劳动实践中,坚持以学校教育为核心,以家庭教育为基础,鼓励孩子自觉参与劳动,每周劳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每年掌握1-2项生活技能;打造“一班一花,一班一果,一班一菜,一班一树,一班一课程”为内容的“班级课程”,并以班级为单位对学校的花草树木和劳动基地进行认养。学校还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家长助教进课堂”“走近黄帝”“快乐星期天”“生活技能大晾晒”等活动,有效整合了社会教育资源。
方向要准
通过实施模拟研学,灵宝市第四实验小学闯出了一条乡村教育振兴路。所谓模拟研学,就是在校园内开展的模拟性质的研学活动。
灵宝市第四实验小学的劳动课程设计遵循了这样一条基本准则:让学生融入自然,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体验、感悟、学习,通过反复观察,形成概念,不断验证,达到学习目的。学校以“二十四节气”为文化支撑,以农耕教育为基础,以“田园课程”为载体,注重对学生劳动意识和技能的培养,打造以仰韶文化为支撑的陶艺课程,以二十四节气为支撑的劳动课程。
学校里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由师生亲自动手设计,处处都渗透着教育气息。学校以“田园课程实践基地”和“劳动实践教育功能教室”为阵地,以“农耕、园艺、养殖”为内容,每周开两节田园实践课;以“陶艺、金工、木工、烹饪、手工”为内容,每周开两节生产社团活动课,在校园里落实了研学课程。
(作者单位系河南洛阳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