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我到广东沿海一个小镇的中学任教。第一堂课,我踌躇满志走上讲台,却因为紧张将准备好的教学内容忘记了大半,原本40分钟的语文课只讲了20分钟就匆匆结束。
初登讲台受挫,后面的教学还能顺利进行吗?除了克服紧张情绪,专业上还需要学习什么?我百思不得其解。恰在此时,学校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给我安排了师傅。此后,我每天抱着小板凳跟在师傅身后。看师傅上课,我才意识到自己下的功夫远远不够。凭着一股执拗劲,我开始琢磨什么是一堂好课、怎样才是有效教学,每天沉浸于确定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活动、编写教学方案……渐渐地,我好像找到了一点教学的门道。
3年后,我带完了第一届高考班,但教学成绩却全校倒数第二,这给自尊心极强的我当头一棒。每堂课我都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备课组的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却收效甚微,我百思不得其解。迷乱彷徨之际,一位前辈提醒我:“课堂、班级和学生一样,都是动态发展的生命体,教学研究永远充满未知因素,需要我们在学习中摸索。”这时,恰巧学校成立了青年教师联盟,这像黑夜中的一束光,既温暖了我受挫的心灵,又让我找到了学习的平台。专家讲座、专业研讨、教师沙龙,我享受了一场场精神与文化的盛宴,渐渐明白站稳讲台远不是上好一堂课那么简单,还要潜心修炼。
经历过痛的领悟,我收拾好心情重新出发。当我在教学中能够独当一面时,已是中年,每天在忙忙碌碌、行色匆匆中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琐碎,有一天我发现自己竟然躺在经验簿上啃老本。
这一发现让我惶恐至极,迫切需要改变原地踏步的现状。于是,我加入了名师工作室,在团队的影响下逐渐找回了久违的自律和坚持。
与工作室成员一起学习,我读了不少书,也找到了成长的“灵感”。其中,《教师花传书》一书阐述的“教师必须是‘工匠性’与‘专业性’兼备的专家”的观点对我影响颇深。从教至今,我很少参与教科研,论文写作更是短板,除了为评职称写过几篇文章外,电脑里没有留存多少文章。在同事的指引下,我又加入了市教研论文写作组。
在写作组,成员们都抱着“做一个笨拙的长期主义者”的信念,默默驻足在图书馆里,沉浸在教育理论书籍中,专注在电脑键盘下,朝着专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进发。
一路跌跌撞撞,如果说有什么心得的话,那就是始终坚持“且行且学”,走在学习的路上。学习让我告别了青年的青涩,化解了中年的尴尬,走出了职业的舒适区,一次次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