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国良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党史的辉煌历程和内涵深厚的精神谱系,成为新时代中国人民第二个百年奋斗的智慧源泉。当全国上下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时,中学历史教学也自觉肩负起更光荣、更艰巨的使命任务。
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中学历史新课标规定,中学历史教学要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加强民族团结、奋发图强、振兴中国的教育。
当下,学习党的历史,了解党的基本知识,已成为许多中学生求知的热点,对中学生进行党史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也成为学校历史课的教学重点。
如何让爱党爱国情怀在历史课上更润泽无痕、入脑入心?
爱党爱国可以从身边的历史开始,从学生热爱的乡土入手。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爱家乡与爱党爱国是统一的。热爱家乡是热爱党和国家的前提和基础,热爱党和国家必须首先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爱家乡,主要是热爱家乡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劳动人民的优良品德,热爱蒸蒸日上的家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每当新生入学,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第一中学的历史课都会有意识地给学生介绍家乡辉煌的历史,浓墨重彩地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种下爱乡、思乡、怀乡的种子,深刻体味家国情怀。学生也为家乡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通过介绍,学生明白了:巨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书·禹贡》就有“大野既潴”的记载。巨野就是从大野泽衍变而来的。远古时代伏羲氏族就在大野农耕渔猎。西汉时始置巨野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巨野还是当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挥戈之地,著名的鲁西南战役的一系列战役——龙缝战役、六营集战斗、羊山战役等都是在这里展开的。刘伯承曾留下这样豪迈的诗句:“狼山战捷复羊山,炮火雷鸣烟雾间。千万居民齐拍手,欣看子弟夺城关。”知之愈深,爱之愈烈。热爱家乡既是家国情怀的重要内容,又是产生家国情怀的深厚基础。
爱党爱国,从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开始。巨野一中注重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并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小树立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意识。这种引导不是说教,而是以学生亲身体验来增强自我认知。巨野一中组织开展百名中学生慰问英雄儿女“王芳”活动,让学生在与英雄的近距离接触中,通过观察、讨论、思考理解伟大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人物处境、时代价值等,满足学生对伟大精神的情感追求,实现自身的积极主动成长。
厚植唯物史观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新课标明确了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基本观点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要求。
教师在历史课教学时,在向学生讲述历史事件时,不单单只是让学生知道历史事件,更要对历史事件加以准确分析,引导学生客观全面思考问题,发现历史事件中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才能更好地认识国情,更好地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地认识历史发展规律。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厚植人民至上情怀
“坚持人民至上”是百年党史的重要历史经验之一。历史教学也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纵观人类历史,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他们是历史的主体。
今天,我们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基本内涵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培养高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以史为鉴,勿忘历史,面向未来。新时代的历史课,要通过强化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唯物主义历史观和人民至上情怀,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的辩证思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出可堪大任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