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的重要程度不等,可以把中层区分为不同的层级,但在设定他们之间的汇报关系时,却不可囿于级别高低。从副校级干部到中层副职统称为学校的中层,其薪酬可以有职级区分,其汇报关系却应该按照有利于资源流向教育教学一线的逻辑设定。在特定的管理领域里,谁听谁指挥,谁向谁汇报,简单而清晰。只要没有汇报关系的就不应该按级别决定指挥关系。这样的服务关系建立起来后,可以避免行政权力的膨胀和尴尬。
(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 李希贵)
有些教师,工作了三五年就有很大的成长和进步,相反有些教师工作了一辈子仍然没有什么明显的进步。之所以会有这样显著的差异,除了自身起点、个人潜质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因素在于是否善于反思。一个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再反过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形成螺旋式上升结构,也只有不断反思、提炼,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成长为名师。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王殿军)
学校里的很多事务只是具有表面性的压力,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该是研究问题背后的问题。不必对每一个问题、每一种刺激都立刻作出反应。我们可以后退一步,把一些零碎的信息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关于这个事情的画面,那样我们将看得更清楚、更全面。我们要全面地看待问题,系统地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避免碎片化决策。
(青岛中学校长 汪正贵)
对许多管理者而言,计划只是一个纸面的文本,是年初上交的提案、年底总结的参照,而在管理过程中用计划管理工作的人并不多。计划是为实现目标而寻找资源的一系列行动。计划管理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数据,不是年终的考核指标,更不是文本。计划管理就是要实现目标与资源的关系处在匹配的状态,这是一个最为基础的管理内容。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陈春花)
组织发展越快,管理覆盖就越不足,短期的漏洞也会越多,就越不敢向下授权。因为授权多了,漏洞可能越捅越大,“跑冒滴漏”就会越严重。因此,向下授权要做好监管,保证业务和数据的真实性,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我们不是为了监管而监管,而是为了千军万马上战场内外合规、多打粮食。
(摘编自《激活组织——华为奋进的密码》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