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已经实施一段时间了,我却发现部分乡村学校尤其是村小,课后服务还处于“看学生做作业+放羊式活动”的状态,虽然服务时间能够保证,但服务内容比较单一,服务质量相对较低。
一些校长、教师坦言:课后服务时间落实了,但教师补助发多少、怎样发,非学校教育资源能否进入课后服务,弹性上下班能不能兑现……这些问题都让人悬着心。相应措施和保障没有到位,课后服务自然不走心。要改变这种状况,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乡镇中心校应主动作为,制定课后服务保障措施,给学校、教师吃“定心丸”。
首先,强化政府经费支持。课后服务是学校主动实施、社会积极参与、家长学生自愿接受的公益性、普惠性服务行为,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乡村学校生源少,学生家庭收入不高,保障乡村学校课后服务正常开展,主要靠财政补贴。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正视乡村学校课后服务资源相对不足等现实情况,核定课后服务政府补贴标准,畅通课后服务补贴支出通道,让校长心里有底,让教师享受应有的回报。
其次,充实课后服务力量。许多乡村学校教师住在城里,通勤时间较城市学校教师长。与城市学校相比,乡村学校课后服务资源不足也是客观现实。两者叠加,如果不能有效增加课后服务力量,落实乡村学校“教师弹性上下班”恐怕会遥遥无期。基于此,教育主管部门、乡镇中心校等应按照有关文件精神,让更多主体参与到课后服务中,可吸纳区域内优秀教师、退休教师、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等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可引进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等有关力量,也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进第三方专业力量。
再次,尽快建立课后服务基本运行模式。课后服务既不能说变就变,也不能总是“摸着石头过河”。从服务内容看,乡村学校课后服务并非多多益善,应以“1+X”为宜。“1”是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这是学生、家长的刚需,必须予以保证。“X”指的是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实行选科走班,保证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即可。同时,建立包括服务时间、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场所、有关保障等要素的课后服务系统化模式。如此,乡村学校课后服务才能真正走进师生、家长的心里。
最后,加强课后服务常规管理。没有考核管理跟进,大多数教师会无所适从,产生“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心态。学校应在教育主管部门、乡镇中心校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并实施前期规划、中期检查、年度考核的监管机制,确保课后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要把教师参加课后服务情况与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等“挂钩”,激发教师参与课后服务、提高课后服务水平的积极性。同时,要将课后服务纳入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范畴,吸收家长及群众意见建议,推动乡村学校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