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红叶拼出了中国地图,寓意是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不久前,天津大学的学生们用枫叶、银杏叶等创作了《万里长城》《月是华夏明》等作品,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天津大学持续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承担起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任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做强文化品牌,讲好中国故事,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贡献高校力量。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
2021年,天津大学组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讲师团,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中心。截至目前,讲师团面向校内外宣讲近200场,受众超20万人。讲师团面向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社区、乡村广泛开展宣讲,足迹遍及全国10余个省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了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天津大学学生党史宣讲团团长、2022级硕士生田烁不断为自己的“资料库”添加内容。田烁说:“我们将深入各学院学生群体,每学院至少宣讲一场,做到全校覆盖。”
11月5日,化工学院师生将原创话剧《争一口气》搬上了舞台,这也是“天大先生”大师精神传承剧目培育计划的首演。该话剧讲述了天津大学余国琮先生为新中国核工业起步和化工人才培养作出贡献的故事。剧中主演、本科生魏昌锐说:“余先生对科研的热忱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激励我们厚植家国情怀、立报国之志。”同时,天津大学40余年来持续开展张太雷研究和宣传教育,用好红色资源,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注重文化浸润,做强文化品牌
天津大学持续营造“成风化人”的育人氛围,获评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并蝉联荣誉称号,“读书月”“海棠季”“红叶季”等文化品牌成为校园的亮丽名片。
金秋时节,《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等读物在天大师生中广泛传阅。学校每年开展“读书月”活动,通过读书会、演讲比赛、阅读打卡等途径,引导青年“读懂中国,理解世界”。党员干部带头读书,走进学院、班级和党支部,离退休老同志、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等纷纷加入读书的行列,和青年学生共读经典、分享收获。
天津大学深耕人文沃土、彰显校园符号,连续11年举办“天大·海棠季”文化活动。活动在设计中注重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科技与人文交相辉映,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海棠季”累计吸引20万人次走进校园,线上直播累计观看量超过2100万,持续传递中国精神、时代价值、天大品格和青春正能量。
每当校园木叶纷飞、秋意深浓,天大学子就会相聚在秋色斑斓的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捡拾红叶、书写心愿、拂弦唱诗,打卡拍照,尽享红叶之秋。“红叶季”启发学子用文学艺术的形式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许多活动都是学生们自己组织、自发参与、自导自演、自娱自乐,学生成为校园文化的主角,校园一年四季充满诗情画意,滋养着学子的心田。
建学科育人才,提升传播效能
天津大学积极搭建平台、发展学科,立足国内、放眼全球,为守护中华文明培养人才,发挥学科优势,讲好中国故事。
2020年9月,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提出了“建立国家非遗保护的科学体系”的建议。两年后,天津大学迎来全国首批非遗交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标志着中国非遗保护与发展进入了专业和科学的轨道。站在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高度,冯骥才深情寄语非遗新生:“为了文明的历史和文明的未来,为了学术本身,为了热爱和准备投身非遗事业的年轻人们,我们共同努力。”
今年8月,天大“阳光小屋”作品出征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展现“正能源、全循环、零排放”的生态住居。该赛事集结了由10个国家29所建筑名校组成的15支联队,天津大学联队在10个子项目中获得8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荣获决赛总成绩冠军。
天津大学引导学生不断在实践中深化对中国智慧的理解、继承和发扬,学以致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加强学术传播能力建设,是天津大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上,学术成果的传播可以产生超越专业领域的影响,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研发的“学术成果国际传播情况分析系统”应运而生。一方面,该系统通过数据分析,给出增强学校海外学术影响力的可行建议;另一方面,该系统化身“星探”,在学术论文中寻找值得在社会层面传播的成果亮点,助力学校发出中国大学的“好声音”,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朱宝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