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解店镇北解实验小学,创客课堂上学生正在学习开源硬件智能系统工作原理。张俊 摄
在山西省运城市大运小学,创客教育社团活动中,学生合作探究机器人小车巡线工作完成策略。杨雅繁 摄
■本期关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是推动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前提和关键。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核心是什么?如何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围绕这些问题,本期专刊邀请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展开讨论。
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是数字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经之路。如何解决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中所面临的困境,深化信息化教学的理念、知识和能力,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相互转化,是一线教师成长道路上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挑战。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困境
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推动教育信息化2.0、实现新技术背景下学习环境与方式变革的关键。学校和教师都对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有着强烈的诉求。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常常出现两大误区,一是为了用技术而用技术,二是盲目追求新技术或过度依赖技术。因此,造成教学实践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面临四个困境。
一是态度矛盾化:尽管绝大多数教师从观念上已逐渐认可了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价值,也认识到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迫切性,但是大多数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及能力提升又存在不同程度的畏难和抵触情绪。
二是认识浅层化:一些教师将信息化教学简单理解为传统教学环节的数字化替代,以数字媒体替代教师讲授;重数字资源,轻活动设计。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期待往往是“替我把难讲的内容讲清楚”,而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全方位、多样化支持作用,更没有认识到信息化教学对教学方式变革的重要作用。
三是应用简单化:认识的浅层化也导致了应用的简单化。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形式单一,例如多媒体展示、测试练习等,偏重内容呈现与单向交互。本质上仍然是传统的以“讲练测”为主、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欠缺信息技术对教与学全过程的支持,特别是对学生有效交互、深度探究与知识建构的支持。
四是培训碎片化:首先,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内容的系统性不够,大多数培训欠缺体系化设计。其次,培训更注重信息技术应用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而欠缺对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整体能力的培养,导致培训在独立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成效薄弱。教师学习掌握了一些信息技术应用的碎片化知识与技能,却缺少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学设计、教学管理的综合应用能力等。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核心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仅仅是掌握技术应用的技能,更要具备正确认识、判断、选择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综合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与学模式创新的能力。所以说,信息化教学从来没有简单通用的解决方案。
教育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核心不是技术应用,而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模式重构与“再设计”,以信息化教学为抓手撬动教与学模式变革。这种变革与重构具有以下特征: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由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学习伙伴,学习的设计者、支持者、促进者。
能力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习得,更以发展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作为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
生成性教学的设计策略:不再以讲练测为主的行为认知主义教学为主,也不是形式上的“假探究”。教学过程旨在促进学生真正的探究和问题解决,促进真正的生成式学习与知识建构。
个性化的因材施教:不仅关注共性知识、标准答案,更关注每位学生的自我认识、理解与发展,为不同学生提供适应性的教学支持。
共同体式的网络化交互: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交互,而是构建由学生与教师共同组成的探究式学习共同体,围绕真实问题与情境形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参与式、协作式学习,形成多元的交互网络。
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由教室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变为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突破教室的时空限制,实现不同学习方式和情境相融合的无缝学习与泛在学习。
全过程的支架工具:在实现以上变革与重构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技术不再是讲练测等局部教学环节的辅助或替代,而是实现对教与学全过程的整体性支持,包括创设教学情境、促进交互与对话、促进协作与探究、支持学情分析与有意义的评价,等等。技术将作为支架工具,支持教学模式的重构。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模式重构既是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最终目标,同时也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效提升的方法抓手。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需要以独立信息化教学的整合性能力为目标,采用设计性学习的研修模式支持教师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模式重构与再设计,通过“观摩—体验—设计—反思—实践”的连续而系统的过程,帮助教师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相互转化,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螺旋上升。
观摩中学习:充分发挥教师教育者、培训者的角色示范作用,为教师提供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学模式重构的优秀教学案例。其中重点为教师展示教学模式设计示范、活动示范、策略示范、工具示范,等等,让教师在观摩中学习,形成对信息化教学、信息技术支持下新型教与学模式的具象化认知。
体验中学习: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理解信息化教学,需要对教师研修等专业发展活动进行再设计,让教师在自身的专业发展活动中亲自体验优秀的信息化教学,在真实和直接的经验中建构对信息化教学的深刻理解。
设计中提升:“教学即设计”。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让教师在设计中学习,以真实的教学任务为情境,以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模式再设计为任务驱动,在专家指导与同伴协作的支持下,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探索信息技术与优质教学设计实践的融合。
反思中提升:在教师开展设计性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设计反思活动,引导教师对自己或同伴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和有意义的反思。通过设计—反思—改进的循环迭代,增强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理解,也增强其信息化教学的实践能力。
实践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最终要落地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鼓励教师将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实际应用到实践中,并在日常教学实践、真实的教学情境中不断尝试和探索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模式创新与重构,逐渐形成每位教师自身成熟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和稳定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