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欲为良师 必具师德 “中国教师·敬德会讲”首讲开启

[db:作者]  2015-10-14 03:49:18  互联网

  10月10日清晨6点,深秋的北京凉意十足,但河北蔚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岳文华已经从宾馆动身,赶赴北京海淀敬德书院。作为这次会讲遴选的幸运听众,他连夜坐火车从张家口赶来,为的就是参加“中国教师·敬德会讲”。

  早晨8点,岳文华来到敬德书院,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座古色古香的院子宛若世外桃源,坐落在青山绿树之间,更让他激动的是,如此强大的会讲阵容——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振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裴娣娜,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谢维和,上海市教委原副主任尹后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孟繁华,北京史家小学校长王欢。他们的身份,不仅是学者、教师,还是敬德会讲学术委员会委员。吸引他们来到这里的,除了会讲这种传统又古老的研讨方式,还有会讲的主题——“仁爱之师与师德建设”,这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岳文华最关心的问题。

  顾明远之问:为什么只有中国人特别爱讲师德?

  德者,师之本也。这正是中国教师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中国教师》杂志社与北京市海淀区敬德书院联合举办“中国教师·敬德会讲”双月论坛、首讲主题为“仁爱之师与师德建设”的最好解释。

  师德是老问题,但老问题并不意味着就有答案。

  “会讲”学术委员会主任和今年轮值主席顾明远先生接连抛出的几个问题引起了所有人的思索:“为什么只有中国人特别爱讲师德,为什么国外不说师德问题?”

  在顾明远看来,现在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教师的职业认识问题,“我们都在说仁爱,讲教师要爱孩子,但是什么叫爱?什么叫爱孩子?这个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每一个教师都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职业,就不用讲师德问题了。”

  而这也是许多与会者“揪心”的问题。谢维和以“教师之道”为题,边讲边在黑板上板书,进行了20分钟演讲。在谢维和看来,中国教师现在面临非常矛盾、尴尬的境遇,一方面有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对教师地位的尊崇,另一方面则是现实背景下,教师的尊严和地位正在下降。在一些学校,师生关系趋于冷漠、恶化,在一些高校,许多人现在不大喜欢用教师这个名称了,一定是某某家、某某长。“教师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现在师和道出现了分离,师和教育出现了分离。要求教师做仁爱之师抓住了教师培养的根本,必须重申和强调‘师道’,这是仁爱的基础,也是教师培训培养的根本。”

  “教师首先要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否则,学历再高,知识再多,他也不适合做中小学教师。”长期做中学教师的海淀区教委主任陆云泉同样持这种观点,在他看来,仁爱是中小学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特点,也是师德建设最重要的内容,而这正是举行“中国教师·敬德会讲”的现实意义。

  仁者爱人,但仁与爱之间是否有区别?郭振有援引传统经典,对仁和爱进行了区分:爱是人之情,是本能,仁是爱之理,是价值观,“仁者爱之理,爱者仁之用”,两者互为表里。怎样才能做到仁爱?在他看来,教师要安心、安稳,才能生发爱心,才能乐于从教。所谓仁爱之师,就是有远大的志向,认认真真、切切实实地践行学与思,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才是仁。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机制、教学方法、教师职业方式会有许多变化,但是我觉得不管发生什么变化,仁爱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根本性要求。”郭振有这样说。

  这一点,孟繁华感触颇深:“仁爱之心和教师的道德素养直接与培养创新人才相关。”只有在愉悦宽松的环境,师生之间具备良好融洽的关系,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他进一步提出,师范生应该更加重视师德教育,因为这是用分数衡量不出来的,也是资格证书考不出来的。“应该注重考查师范生实习期间师生互动和同伴交流过程中的表现,看他是否具有仁爱之心,具备良好的师德。”

  “会讲”之声:师德是一种专业责任,要体现在专业能力上

  师德是什么?会讲中,专家们在回应“顾明远之问”时纷纷谈到自己的看法。

  “师德是一种专业责任,教师的道德要体现在专业能力上。谈师德,不能抽象地讲爱,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专业水平。拥有了较高的专业化水平,才能够担当起教师的师德。”在袁振国看来,正如同把生理的生命交给医生一样,人们是把精神的生命交给了教师。(下转2版)

  更多报道见12版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12-03/xw_1825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