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山高人为峰 ——海口市山高学校循环链接生态教育解读

[db:作者]  2015-11-04 04:36:54  互联网

  “山高人为峰。”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似乎是为海口市山高学校订制的。这所因课改而风生水起的民办学校,始终把人置于教育的高处,把学生置于课堂的高处,一路走来,积淀了不一样的课改文化。

  先让我们记录一段生活在这里的学生的生命状态——

  自从自己亲手埋下了一粒种子,罗河博的世界里便多了一份牵挂。每天走进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观察种子的变化。

  罗河博是海口市山高学校二年级11班的学生,他每天都会用相机记录下种子生长的样子。一天、两天、三天……半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罗河博与一粒种子之间就这样建立了情感链接。直到有一天,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跟班主任陈冰分享了他“有趣的发现”:“老师它长得太快了,我们一边上课,他就一边长大……”

  这就是山高学生的生活态,孩子们有自己喜欢的角落,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他们能与周围的环境链接在一起,感受生命成长的力量。

  从与种子的链接出发,山高人有了关于“种子思维”的教育主张——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营造生长合适的环境,找到自己的方向,顺势成长。于是,山高学校有了一首“校诗”:小小的你是一粒种子,小小的我是一粒种子。我们各不相同,我们需要不同的土壤。我们的梦想就是发芽成长,长成自己的样子……

  这一切是从7年前的一场改革开始的。

  扩大学生的选择权

  7年前,山高学校拉开了高效课堂建设的序幕。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走到前台,让教师退到幕后,完成一次“师退生进”的改变。

  于是,重建课堂结构,组建新型的学习小组,改变课堂评价方式,优化教和学的方式,这一切在山高学校同步展开。

  如今,山高学校的课堂已是海南教育界的一大景观,每个月都有兄弟学校前来观摩学习。一位观摩了山高学校课堂的校长说,他们进行的是深层的学习变革,真正让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最大限度地增加了课堂上学生学习的选择权。

  的确,走进山高学校的课堂,你会发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目标,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请教教师,如痴如醉地读书,琳琅满目地批注,酣畅淋漓地表达,声情并茂地朗读,立场鲜明地发表观点。

  山高学校的学生有高度的自主选择权,他们可以自己调配自己的时间:基础差一点的慢一点,程度好一点的快一点,优秀一些的更快一点。每个孩子都知道“我自己需要什么”“我应该怎样学”“遇到困难我主动求助”,都清楚“我现在学什么”“我曾经学会了什么”“将来还要学什么”,都能找到“我的合作伙伴”“我所需要的收获”“我不需要什么”“适合我的学习方式”“我自己的时间”。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自主地根据自己的所需,自由链接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的习惯、质疑探究的习惯,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顺理成章地“完全放手”了。

  学生陈奕丽自豪地说,身边许多同学从外校转来的时候,会对这样的课堂感觉很新奇,因为这样的课堂与别的学校完全不同,老师总有一种魔力,能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参与,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而不是单纯老师讲、学生听。而且,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基础,不会因为你成绩差而忽视你,相反,老师和同学们会紧紧拉着你,帮助你。

  一年级英语教师吴小杏的课深受学生欢迎,她善于设计问题情境,在教授26个英语字母时,她制作了一棵美丽的“苹果树”,树上有25个字母苹果。这时她向学生提问:26个字母苹果,哪一个被小调皮摘走了?这时学生会积极地思考,寻找26个字母的顺序,总想最先找出少了哪一个。等大家找到问题的答案后,她又马上问:谁能把这个字母放入正确的单词中?学生争先跑到黑板上写下正确的单词。这种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入了知识的环境之中,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上,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面对面而坐,这种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小江说,平时在学校,同学们都会自己“备课”,或登台演讲,或小组讨论,或结对子交流,或模拟情景剧表演。这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灵活多样、生动有趣。

  山高学校这样描述课堂氛围:自由而不失有序,民主而不失科学,张扬而不失儒雅,平等而不失尊重,开放而不失严谨,多元而不失统一,合作而不失独立,活动而不失深思,赏识而不失矫正,快乐而不失目标。

  “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找到了自己,像一颗颗幼苗,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吸收阳光和雨露,散发出自然的芬芳和活力,形成了自由、自然、自觉、专注、愉悦的学习状态,进入了用生命激活生命,用心灵唤醒心灵,用智慧激发智慧的田园意境。”校长何海燕说。

  增加关系的能见度

  山高学校将自己践行的教育理念命名为“循环链接生态教育”。这个体系有两个大链条:一条指向课堂,即“循环链接生态课堂”;一条指向课程,即“自主选择生态课程”。

  循环链接生态课堂首先是课堂流程循环,分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小循环,指一节课内几个环节之间交叉循环多次;中循环,指一节课几个环节循环一次;大循环,指几节课一循环,课课相链接。这种“循环链接生态课堂”中的环节没有绝对的先后之分,根据课型或课程进度可以灵活调整。每一个环节都可以作为本堂课的第一个环节,环节之间可以交叉使用,更具人性化、灵活性,便于操作,便于创新,便于突破。

  循环思想在不同的课堂中有不同体现。六年级英语教师陈晓华在英语课对话练习环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循环对话。第一次对话面对全班学生进行,主要看在这节课中还有哪些学生没有掌握。第二次对话是给后进生一次补救的机会。最后一次对话是面向优秀生,加深难度。“语言是反复的口语训练才能,循环要有层次感,一步步由易到难,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陈晓华说。

  链接思想还体现在学校教学质量与后勤服务质量的链接,校内活动与社会活动的链接,课堂教学与学校管理体制的链接,教学与德育的链接,“大教学观”与“大教育观”的链接。同时还有旧知识与新知识体系的链接,文本知识与拓展知识的链接,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链接,阅读与写作的链接,教学与环境的链接,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链接等。

  “不打开开关,电灯会亮吗?不上网,能接收到互联网信息吗?不清除水管里的阻塞物,水流会通畅吗?把以上3种生活现象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给你什么启发和联想?要想把孩子教育好,就必须与孩子疏通好关系。如果与孩子的关系不好,亲子关系管道被堵住了,他会不会听你的话?会不会接受你的关心和教育?”这是一位教师写下的一段教育随笔。这代表了山高学校生态教育的一个方向。

  教师和学生不断发生着“链接”,为拉近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他们更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就在上个学期,学校发现一位叫廖俊的孩子画画特别好,于是在学校特意为他举办了一次画展,至今他的作品还展示在学校的走廊里,这对于他本人及其他学生都是莫大的鼓舞。

  与廖俊一样,小宏也是一个有特长的孩子,但他一向很自卑。八年级体育教师张雪莲是小宏的心灵导师,在与小宏的接触中发现他武术方面的悟性很高,在学习五步拳时,别人只能学一步两步,可他一下子全部学会了。于是,在班级“五林大会——会唱、会演、会舞、会武、会品”中,她特别推荐小宏上台。伴随着慷慨激昂的音乐,小宏五步拳刚刚打完,下面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一刻,小宏自信地笑了。班主任方雪后来在评奖时,奖励给小宏一本教学习方法的书。结果第二天,坐在教室里歇息的方雪,忽然感觉有人在后面捶背,转过身来发现是小宏。“那时,他笑着对我说:‘老师,我感觉我又重新开始爱上学习了’。”方雪说。

  “我们的宗旨是,让每一个孩子的特长更长。”何海燕介绍说,学校专门为学生设置了音乐、体育等艺术课程,一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为繁重的学习增加点乐趣,二来响应素质教育号召,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陶冶他们的情操。(下转2版)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12-03/xw_1850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