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需要各方面的综合支持,比如,需要更好的顶层设计,需要更多的统筹协调,需要更合理的综合改革措施,等等。
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我们应该将大学、中学、小学所有的课程进行统一设计,加强衔接、沟通、联系,通过问题导向进行重点突破。此外,我们还要将各个学科、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力量整合到一起,推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资源建设、教学改革、评价改革等工作。
高中阶段课程改革有几个核心内容:保留必修、选修的结构;增加选修内容,让校本课程建设拥有更大的空间;将课程设计与考试改革紧密结合在一起;等等。此外,完善选课指导制度、生涯规划制度、走班教学制度、学分管理制度等也非常重要。当然,最重要的是修订高中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这次修订过程有两个突出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在教学中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每一个学科的教学都要站在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要考虑学科的特殊性,更多地思考培养人的问题。因此,各个学科的教师都要站在自己学科的角度去思考学科素养——语文素养是什么,数学素养是什么,这些素养如何落在学生身上,等等。
第二个变化是增加学业质量的评价标准。我们应该将国家教育政策融入课程和教学体系,将其具体化、明确化、深入化。我们应该明确,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后,应该获得哪些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科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一种集中体现,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中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某个学科后形成的带有该学科特点的关键性成就体现。以数学为例,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应该具备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字运算、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能力,这就是学科素养的体现。
过去的课程标准只是告诉教师应该教什么,而新课标不仅告诉教师应该教什么,还要告诉教师通过教学应该达成的目标,以及达到怎样的程度。新课标可以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综合评价能准确反映出人才培养的需要,使课程标准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只有紧紧抓住课堂教学改革,才能将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在学生身上。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如果不抓住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目标就不能落到实处。课程改革不能仅仅改课,但也必须改课,这个课就是课堂教学。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时候,不能仅仅关注教学方式的变革,更要重视对教学领域中一些重要问题的研究、探索、思考。
比如,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什么?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一样吗?不同阶段、不同性格的学生有哪些学习特点?像这样的问题需要重点关注。此外,我们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是否关注了学科特点、学科本质、学科规律、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呢?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许多时候,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学生仍然是被动的接受者,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即使有些教师尝试进行教学方式的变革,将过去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满堂动、满堂跑,但仍然是牵着学生一步一步走,并没有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
教师在教学中会提出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往往没有阶梯性和挑战性,难以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一问一答式的“对不对、好不好、行不行”没有任何教育价值,课堂看似热闹,实则肤浅。此外,教师由于关注教学进度、注重教学结果,不可避免地期望学生的回答都能与标准答案一致,却很少追问学生为什么。
深度有效的教学不在于模式,而是应该尊重学科特点,尊重教学基本规律,尊重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要研究学生,要知道学生的年龄处在哪个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什么样的认知特点、学习规律,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不感兴趣,应该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内动力,让学生主动学习,等等。
教师要思考,什么样的活动更有利于教和学。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应不同的教学方式,目标、方式、内容三者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许多教师更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习惯于自上而下的讲授。其实,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环节都要用讲授的方式,讲授只是若干教学方式中的一种。如果一个教师只会讲授而不擅长其他的教学方式,那就说明他不够优秀。优秀的教师应该知道用不同的教学方式配合相应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深度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能够站在学科的本质、学科的思想方法、学科的体系结构层面,思考学科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价值以及相对应的教育教学方式。教学是一个大的系统,核心要素是目标、内容、活动、评价以及师生关系,教学改革要关注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统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