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去乡村支教教什么

[db:作者]  2015-12-16 03:23:30  互联网

  清香袅袅的早晨,我驱车40公里,前往今年所要支教的学校。这所学校坐落在一片麦苗青青的田野之中,周围绿树成荫,清风徐徐。对于一个在城市的轨道上奔跑了近20年的教师来说,这片芬芳的泥土地和静谧祥和的田园,足以让我产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愉悦之感。这所小学建于2000年,服务周边8个行政村,目前有400多个学生,30余位教师。

  学校的校园不大,标准的红色塑胶跑道、一座三层小楼、几排平房一目了然,精致而洁净。教室里多媒体设备、学生直饮水设施一应俱全。据校领导介绍,近几年,随着教育均衡发展的逐步推进及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与城镇学校的基础设施水平已经不相上下,农村孩子的学习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围着校园走了一圈,我在想,既然硬件设施都已达标,当下的乡村小学究竟还缺什么呢?他们需要支教教师带来什么呢?而在接下来的深入教学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乡村学校不缺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但缺少让现代化教学设备发挥作用的师资队伍。我了解到,这所学校32名任课教师中,年龄超过50岁的老教师占近三分之一,既有年迈的民办教师,也有因身体等原因不适合担任繁重教学工作而从中学调整到小学的教师。按照上级文件划定的师生比例,这样的乡村小学很难新增教师编制,学校已经5年没有新进大学毕业生了。学校即便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却很少有教师可以上手操作。这种现象不是个例,其他乡村小学也普遍存在。教师队伍成为制约乡村学校发展的最突出问题。

  乡村学校不缺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但缺少教育改革的前沿理念。纯朴、自主、勤奋、爱岗敬业的精神是乡村教师与生俱来的品质,这是乡村淳朴的环境造就的。早晨借着星光来到学校,晚上就着朦胧月光回家,中午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这就是乡村教师的生活写照。

  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很多年,课程改革的春风吹了十几年,但春风却始终“不渡乡村关”,这些敬业的乡村教师,只聚焦学生的成绩。在这样的环境下,所有教学都围绕学生的考试展开。教育改革的理念、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似乎与这里的师生没多大关系。他们兢兢业业地让学生在成绩这一条狭窄的小路上突击前进,却忘记了学生兴趣的发展,忘记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有时候甚至忘记了学生还是孩子。

  乡村学校不缺对上级文件的执行力,但缺少自主发展的空间。山东省出台的教学基本规范,细致到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得教育督导评估有了具体的指标。不可否认,这些规范确实匡正了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但在课程改革推进的今天,某种意义上也成了改革路上的绊脚石。乡村学校处在教育的最末端,省市县区乡镇都能对他们起到监督和督促作用,乡村学校的自主空间几乎为零,只能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的文件。久而久之,使得乡村学校失去了自主发展的空间和主动性。

  在我看来,乡村小学借助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遇,改善了硬环境,现在亟须提高的是软实力。了解了他们的需要,我就明确了支教工作的方向。黄昏暮色中,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地遮住浅浅的月牙儿,袅袅的炊烟氤氲着整个村庄。恬静的乡村学校弥漫在一片柔和的气息中。我的支教生活刚刚开始,对于乡村教育的思考也正在继续。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小学)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12-07/xw_1904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