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说,“书犹药也”,然药亦有毒药与良药之分。即便是好书,如果自己的心力承受不住,好书也会成为毒药。幸而这世上还有其他一些好书作为调补,由是观之,读书也是一种平衡的艺术。
读书的平衡艺术,主要体现在读物的选择上。有人曾用“黑色阅读”形容自己的阅读之旅,比如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帕斯捷尔纳克、鲁迅、张爱玲的文字中读出人性的自私、冷漠,读出命运的苍凉、荒谬。这种阅读方式确能训练出鹰隼般犀利的眼睛,但人生的色彩并不总由黑暗组成,只在黑暗的隧道中进行阅读,往往会增添戾气。黑暗阅读与亮色阅读并行的阅读,可以形成气象万千的大格局。
除了以色彩划分外,世上的好书还可分为智慧书与性情书,前者如哲学、美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理论类读物,后者如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类作品。当然,有些理论类好书也能涵养性情,有些性情类好书也能培育智慧。而这种简单的分类,只是为了说明,理想的读书状态,不宜专读理论而废了性情,也不宜专为“悦读”而流于浅薄。
读物的种类往往会随着年龄而变化,许多人30岁以后便不再读长篇小说,因为时间所限,但更重要的可能是缺少了从容、悠闲的心境。快节奏的工作状态,会将一个人的精神空间一再挤压,而阅读长篇小说需要一个足够大的内在世界来支撑。曾在地铁上偶遇一位正在读《飘》的中年女子,她的优雅、淡定一如淡淡的栀子花香弥散在车厢里。对于那种沉浸在长篇小说中的成年阅读者,我一直保持着欣赏与尊敬。
对于教师来说,我们既要读专业书籍,为学生而读,提升教育力;也要读专业以外的闲书、杂书,为自己而读,安顿好时常驿动的心。《理想国》《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等教育名著,会给你带来教育启迪,提升职业幸福感,但如果只读这类书,视野会变得狭窄,思维会走向逼仄。教育,只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没有站在教育之上的全景俯瞰,一切教育探索、教学改革,它的价值终归是有限的。就是柏拉图、卢梭、杜威,他们在其他领域同样有着让世人瞩目的探索。闲书、杂书看似与专业无关,其实无用之中有大用,这些书籍会逐渐化为你的血液和骨骼,并最终影响、改变你的专业发展。
有些人主张泛读,有些人主张精读,这两者并不矛盾,因为有些书只宜泛读,有些书应该精读。美国学者莫提默·J·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根据阅读目的将阅读分为三种:一种是为获得资讯而读,一种是为增进理解而读,一种是为娱乐消遣而读。艾德勒认为,这三种阅读的差异是显著的,为增进理解而读对促进心智成长最有意义。
而为增进理解进行的精读,常常与慢读、重读联系在一起。如果说泛读是向宽度的努力,那么精读则是向深度的探索,一个真正的阅读者可以泛读博览,但一定要有自己最钟情的几本书、几位作家,这几本书、几位作家是可以陪伴他一生的。
读书还应在入与出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一个人过度沉迷于书的世界,入之太深而不能打通书与生活的通道,是有很大危险的。蒙田曾谈到“文殛”,即因读书过多、过于投入而被文字之斧砍伤,丧失了创造力。完整的阅读,是一次探宝之旅,为寻宝而进山,也要带宝而出山,而不可葬身于宝山。读书入境易,而要从书中抽身而出,反观自己、反思生活,委实不易。在解决读书的出入问题上,写读书札记,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方法。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