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为了让教师、学生体验到不一样的校园生活,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第三小学真正从学生需求出发,开设丰富多样的选修课。基于促进学生“成长”的理念,学校的“成长课程”破土而出,枝繁叶茂,滋养每个学生快乐成长。

[db:作者]  2016-02-24 06:49:52  互联网

  “改变是为了更好”,这是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第三小学2011年提出的工作理念。“更好”,改变的是动因和目标,改在问题发生处,变在推动成长时。这样的改变是随时随处的,是主动反思和积极应对。在这样的理念下,我们审视自己的课表,似乎还缺少生动、缺少鲜活、缺少趣味性。我们反问自己,能为孩子们开设新鲜、有趣的课程吗?能让孩子们觉得学校更有意思吗?带着这样的思考,学校开始了课程建设的探索。

  小苗破土:课程的萌芽

  最初,我们决定开设选修课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教师、学生可以体验到不一样的学校生活。

  我们非常强调课程的选择性,将“适应学生的需求”摆在选修课设置的首要位置。选修课不是教师能开什么就开什么,想开什么就开什么,而是以学生的需求与个性化发展为中心。同时,充分考虑教师个人的特长和需求,梳理选修课开设的基本流程。

  每个学期末,我们都会组织学生针对选修课学习展开调查,学生在调查问卷中反馈:每周一下午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走出教室,与不同的同学、不同的教师组成一个新的学习集体,感受到不一样的教学风格,不一样的学习氛围;真希望这样的课程安排再多一些,每周最好能开两至三次;感谢选修课教师的精心准备,每节课都特别有意思……这样的调查真实地反映了学生们对选修课的喜爱,也促进了学校对课程建设和开发的信心。

  由此,我们开始了博物馆课程的探索,这是我们探索多学科整合推进的活动类课程的开端。在此课程推进中,我们逐渐摸索出活动课程推进的关键要素。活动方案的制订出台要有多学科教师和所有活动相关部门的集体会商,基于活动的特性、每个学科的课程进度及多学科整合操作的实际需要,基本要做为期一个月的活动课程周期设计。

  在博物馆活动反思会上,汇总教师、学生、家长的反馈意见,大家一致认为,这个活动很好,要坚持做下去。

  应该怎么固定下来呢?“既然是全员参与,又有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和学习评价,每个学期都要开展活动。是不是可以用课程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一门学校的综合型课程呢?”这样的思考得到了一致认可,2014年的“博物馆里迎新年”活动开始试水课程化,也为学校后续的活动课程化奠定了基础。

  小树抽枝:对课程的再理解

  基于促进“成长”的理念,我们在一路摸索中前行,对于课程是什么,课程如何建设,我们开始意识到,学校众多的活动、校园中的每个展示区都是鲜活的课程。这些课程都具有操作性强、学生自主性突出、紧密联系实际、有机整合各学科、周期性、系统性等特点,是我们探索出的宝贵财富,也是课程继续成长和发展所需要坚持的。

  接着,已经开设的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内在逻辑是什么?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在哪里?课程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关系是什么?希望借助课程培养怎样的人?这些问题一下涌现出来,拷问着我们。我们意识到,必须赋予课程以灵魂,课程建设需要从校本课程构建走向学校课程构建。

  这是我们成长中的关键一步,从仅仅凭着感觉走到开始追问:我们在干什么?应该往哪里走?

  经过多次研讨论证,我们最终明确了“成长”课程的核心理念,这样的课程自然鲜活,不是空降的命名,而是根植此地,自然抽芽吐蕊而成。

  小树吐翠:推进课程的建设

  一所小学的课程建设能解决什么问题?我们认为,课程建设不需要也不可能解决宏大的问题,应将着力点放在具体问题上。为此,我们将其总结为:奠基课程的高效实施,炫彩课程的有效开发,学校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并做了如下探索。

  高效务实的奠基课程。我们定义的奠基成长课程,是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整合,为学生的成长做好文化奠基、工具奠基、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奠基和学会学习奠基。要在尊重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努力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对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和加工,注重对实施方式与实施途径的创新,以服务于学生核心素质发展的需要,并作出如下改变:

  缩短课时:每一堂课时间由40分钟调整到35分钟,再到“35+x”结构。时间缩短了,但学生思考、动手的时间增多了,综合实践体验活动的时间增多了。

  由1到1的完善:一始一终,完善学习历程。开设“第一课”和“最后一课”,在第一课中,我们更加关注学情,关注学生兴趣的激发,关注学科素养的传递,关注学习习惯与方法的培养。在“最后一课”中,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回顾、展示、评价,为一个学期的学习画上句号,同时为新学期的开始埋下伏笔。

  三段贯通多点衔接:开展幼小衔接课程、低中衔接课程、小初衔接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我们开发了《一年级新生手册》和《幼小过渡校本课程手册》,以此开启孩子们愉快的小学生活。六年级以“最美毕业季”为依托开发了小初衔接课程,贯穿整个学期共15个学时,多学科整合。增强责任感的“我带弟弟妹妹进学校”,激发活力的“校园热火篮球赛”,融数学、美术学科特点的手绘校园平面图,一系列提高学习能力的措施,让六年级学生在小学的最后一年成为校园的榜样,更为他们迈入中学做好精神、学力和心理上的准备。

  丰富多彩的炫彩课程。炫彩课程“炫”在课程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彩”在课程直抵学生内心,给予酸甜苦辣各种体验。我们的炫彩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灵动和活力,使学生对即将在学校的每一天都充满期待,在学校度过的每一天都难以忘怀,形成特别的成长经历,拥有独一无二的童年记忆。

  自主选修课从去年5月开始设置,打破了以往学校为主组织教师开设选修课的模式,不再以教师个人的兴趣为主,而是注重课程的文化内涵,让教师走到课程建设的舞台中央,主动申报能够开设的课程,并讲明课程内涵。经过课程小组的审核,公布了新学年开设的58门课程,其中9门课程外聘专业教师。

  这样的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我们以“炫彩超市”的方式,为学生提供选择心仪课程的机会。低中年级进行年级走班上课,高年级实行跨年级走班。每周一下午是学生最开心的时刻,教师也在开发这样的课程中提升了自己的素养,促进了自身向多样化专业化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开发活动课,我们召开“改变为了更好”的活动课程研讨会,年级组内的学科教师聚在一起,以主题研究的形式开展年级活动课程建设工作。各年级组教师根据各项活动特点,结合年级实际、学科实际,逐步厘清该活动课程的开发目标。

  家校协同的隐性课程。我们在坚持做好成长奠基课程、发展炫彩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推出了班级“家长讲堂”活动。家长们凭借自己的职业特点,介绍、宣讲、实践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目前,学校开设家长讲堂50余节,丰富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与体验。

  回顾这几年的课程建设之路,我们围绕学校工作的核心目标,坚持教育教学传统,运用多种方式促进学时教学的高效,同时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健康素养、艺术素养,不断优化学校课程。

  从选修课到活动课,再到炫彩课,好比小苗逐步生长。如今,我们的课程已是枝繁叶茂。

  几年的课程探索,我们守望着成长,从校园不经意间的变化看到学生的成长,从毕业生给母校的留言中感受到学生的成长,从学生礼貌用语的亲切中听到学生的成长,一批批学生在“成长课程”中不断成长。而他们成长的不单单是学校可见的课程,更多的是校园环境的点滴改变,教师课程素养的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我们将继续保有倾听内心声音的灵性,让“成长课程”一路伴我们成长。

  (作者系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第三小学校长)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12-09/xw_1972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