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从幼时起,“支教”就像一团火,一直在我的胸腔中燃烧。我总是忘不了它,因为它代表着“崇高”,它等同于“无私无畏”,它被书写为“千里烟尘书香近,异乡耕耘报国情”……甚至在成为“优师计划”师范生之前,我就已经无数次在脑中排演支教的场景。所以在得知今年暑假我们学校有支教队时,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但是说实话,真正成为支教队的一员后,我很忐忑。毕竟我只是普通的“大一新生”,面对真正的学生去授课,我不禁怀疑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幸好支教队专门组织了师范生技能培训,通过每天与队员们共同备课、熟悉教学流程,我逐渐也有了所谓“老师”的样子。而除了专业技能的顾虑,完全陌生的教学环境、学生与口音也带来了“面对未知”的压力和焦虑。幸运的是,我并不是一个人,指导老师、支教队员都帮我强化了坚持下去的信念。
看着窗外在暮色中迎着我们缓缓转动的风车,在摇摇晃晃的大巴上,我们终于望见了支教小学的身影。这时,备课时所设想过的问题一股脑儿冲进了我的脑海,我的慌乱达到了巅峰,昏暗的村野中,学校门口微弱的光照着我们进校的路,我的心逐渐平静下来,心中燃烧的火与那微弱的光渐渐重叠。不知道是不是在脑海里排演过太多遍的原因,站上讲台看到学生的眼睛时,我觉得无比熟悉与自豪。我在数独课上听到他们渴望战胜难题的呐喊,看到他们奋笔疾书演算答案的急切;在中国传统节日课上称赞他们回答问题的机敏,夸奖他们演绎故事情节时的灵动……
日复一日的陪伴中,我们逐渐熟悉了彼此,习惯了他们忽然冲向我的脚步声和耳边不断响起的“老师”“老师”的呼喊,我也慢慢适应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变。
实际上,在支教过程中我曾不止一次在心中问自己,是否需要直接抱头鼠窜回家当“逃兵”?比如在每一次夜半时分被蚊子咬醒盯着破洞的窗帘时,每一次咀嚼着没削皮的土豆和硬邦邦的馒头时,每一次播放PPT被“苍蝇老师”干扰时……有时,我也会思考短期支教的意义,“一个月的时间,真的可以改变他们吗?”
在我们离开的那天,走进教室听到一片抽泣声,我有些惊讶,因为我没想到这么小的他们也会生出不舍。我又开始慌乱起来,一边依次与他们拥抱,又一次思考:支教,真的可以改变一个孩子吗?
那团心中的火又跃动起来,其实我自己也是被“支教”所改变的孩子之一。正是因为曾在电视中看到过的支教教师的故事,那燃烧在胸腔中的“火”指引着我选择了“优师计划”,成为一名光荣的公费师范生。
现在的学生可能对我的课或者遥远的“未来”没有过多感触,但是我可以奢望的是,在他们成长的某一瞬间、某一天、某一年,或许会记起某个盛夏有那样一些身影,在冥冥之中“推”着他们走向和我一样的“师范路”。
离开的那天,阳光照在校门上,一片明媚。看着奔跑跳跃着来送我们离开的孩子们,我仿佛看到了满天的星。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21级“优师计划”师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