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工作时,学校安排我当一年级班主任。那时常听大家说,一年级的孩子好带,教师说啥就是啥。我暗自庆幸,心想:孙悟空终归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你们这些小豆包,还不乖乖听我的话!没想到刚进班,这些小豆包们就实实在在给了我一个下马威。
“教师说啥就是啥”这话不假,我在讲台上大声呵斥,孩子们在底下鸦雀无声,然而这种安静持续不了几分钟。中午吃饭时,我要求孩子们不说话、不浪费,刚开始他们还能按照要求做,慢慢地就有孩子趁我不注意将饭倒掉。下课时,我要求孩子们不要追跑打闹做危险游戏,可是孩子们一下课就将我的要求忘到了九霄云外……一天下来,仿佛经历了一场“兵荒马乱”的战争,让我精疲力竭。
到底该怎么办?我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买来相关的书籍学习。我发现,靠班主任的强权压制和事无巨细的监督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而班级管理的“本”应该是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是孩子们自我管理和互相管理的参与意识。让孩子尊重规则、承担责任、赢得合作,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于是,我在班里开展了一次自我管理的小实验。
我先改变自己“成人优于儿童”、“教师强于学生”的传统观念,尝试站在与孩子们平等的位置与他们相处。没有了师威强权的压制,我也成为班级的一员,班级从“我的班级”变成了“我们的班级”。我和孩子们都希望“我们的班级”越来越棒。
接下来,我抓住每一次班会的时机,与孩子们探讨“我们的班级”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我们能为班级做点什么……出乎意料,一个个好方案新鲜出炉:在保持课间纪律方面,孩子们讨论出既有益身心健康又安全有趣的课间活动;午饭问题方面,几个吃饭认真且速度较快的孩子主动要求当“组长”,帮着提醒其他孩子珍惜粮食;在其他管理方面,孩子们创设了收本组长、发本组长等40多个职务,班上几乎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职务。
慢慢地,曾经的“兵荒马乱”变成了“秩序井然”,曾经的“精疲力竭”变成了“轻松应对”,孩子们各司其职,既在自己的岗位上管理着别人,也接受着别人的管理。孩子们遵守纪律,不再是因为惧怕教师,而是因为意识到自己有责任维护班级的秩序。
如果有人再问我一年级的孩子好不好带?我会告诉他:“孩子们虽小,却很有自己的思想,他们往往比我们有能力,若只想着利用强权控制孩子,那一年级的孩子真不好带。若能尊重孩子、给孩子平等自由的同时,让孩子尊重规则、承担责任、赢得合作,那一年级的孩子还真好带。”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自忠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