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课堂策数据驱动下的差异教学

[db:作者]  2022-01-19 00:50:05  互联网

    数据时代,课堂教学的精准定位、精准诊断、精准巩固、以学定教,让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发展成为可能,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下面以初中化学《原子的构成》为例,谈谈如何开展教学的几个步骤。

    满足多元需求,精准定位目标。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多样化,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善于从海量信息中获取教学需要的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学情进行有机组合,满足教学活动的多元化需求。原子构成的知识比较抽象,如何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师生可以“穿越”历史,再现知识的动态演化,沿着几代科学家的足迹重温科学探究之路。“假如你在现场,你会怎么想”?树立质疑权威的态度。反复经历科学家“实验—猜想—建立模型—再实验—再猜想”,最终成为原子结构的发现者,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融“史”于课,以“史”促学,层层递进,注重实证和理性思维,进而揭示物质构成的奥秘和内在的化学规律,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学生先行探索,教师精准推送。如何带领学生走进微观世界,学习抽象的原子知识?教师在数据驱动的基础上,明确知识薄弱点,对学情精细化把握,将学生分成A(学优生)、B(中等生)、C(学困生)三层,找准教学目标与学情之间的契合点,在班级学习平台上精准推送讲义,将原子发展史、原子构成、分析原子构成规律和物质与微粒构成关系等微课进行组合推送,C类学生掌握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B类学生掌握原子模型的构建及运用,A类学生能围绕物质可分的观点进行多角度分析。教师分层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努力程度进行动态调整,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自主探索和创新型人才。学生通过完成在线检测试题,及时检查自主学习效果,起到诊断与激励的功能。在此阶段,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辅助学生学习,通过查看学生反馈信息调控学习进程,为课堂教学做准备。

    学生协作探究,教师精准诊断。问题是思维的核心,一堂好课往往是由一连串有价值的问题组成。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精准诊断?教师要善于运用实时互动的教学方法,有效运用计时、随机点名、抢答、投影等功能辅助教学,让所有学生的想法都能得到及时表达与反馈。课堂检测中,教师精选习题,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在便捷的网络交流平台上,学生作答并及时上传,教师第一时间可以清楚看到每个学生的做题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原子构成习题的准确率达到95%,物质可分习题的准确率只有30%,教师根据学生的实时反馈,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知识之上构建逻辑关系、设置问题。以水为例,物质、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全班学生进行讨论、改正,层层解决问题,让信息的反馈交流更加具体化。同时,引导学生尝试画出物质、分子和原子间的关系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构建知识网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大数据迅速捕捉学生反馈的难点,精准诊断,B层学生帮助C层学生,A层学生帮助B、C层学生,各层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利用本班学生的错题数据对比分析,可以深度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与学习效果,也为学生的个性化巩固做好精准记录。

    借助检测数据,学生精准巩固。教师借助服务平台查看当堂检测数据,快速获取反馈,精准施加合理的教学干预。对于涉及相对原子质量等未达标的知识点,如何巩固?通过下载系统自动推荐的同种类型题,教师认真筛选、改编,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必要时可小组合作或开设专题课,议一议原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与联系?提示从数值来源、数值大小、单位上考虑。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巡回指导,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的质量之比吗?为什么?难点的突破就这样水到渠成,层层化解。对于不达标的学生,有针对性地组织“二次教学”“三次教学”,对教学过程进行完善优化,提供试题讲解的二维码,便于课后巩固消化,直至完成教学目标。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注重后期精准练习加以巩固。在此基础上,优化班级作业,生成共性错题补考,精准巩固班级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数据,人工推送个性化作业单,实现个人学习的精准巩固,同时也建立了每个学生的错题集锦。

    数字驱动时代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可以主动选择和获取信息资源,因需而学,真正实现了个性化学习。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龙口市新民学校)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02-04/xw_202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