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山:近代中国人,往往更倾向于接受“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一观点,但也有人更倾向于接受“人是自己内心的产物”的观点,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者排斥某些观点,确切地说,他们都是人类认识自身的智慧产物。
李平:从主体出发向外求,必然得出环境决定论;人若向内求,必然得出主体决定论。方向不同,结论不同,本体属性与方法探讨,其实各有各的道理。
杜金山:我们向内求一次,看看一个人是如何成就自己的。关于内求的途径,讲得比较多的有这样几种: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如果把这几种比较典型的表述汇总到一起,会发现学习导致一个人发生改变的基本模式:
第一步感知。人天生具有感知的能力和感知的欲望,因为我们是带着“六根”来到这个世界的,眼会看、耳会闻、鼻会嗅、舌会品、身会触、意会识。一般低级动物对这些感知获得的信息,只能做出相应的条件反射,很少能对自身先天本性有所触动和改变。但人是高级动物,在有六根和条件反射的同时,还有一个比动物强大许多倍、用于分析、学习的理性工具——大脑,六根所带来的感知信息,就不仅仅是完成本能性条件反射那么简单了,而是同时进入了人的大脑。于是,第二步来了。
第二步理念。被人类感知的信息进入大脑后,并不是像杂货铺一样简单地堆在一起,大脑会进行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活动。思维可以使信息进行由个别到类别、由表象到实质、由具象到抽象、由现象到意义的演进。经过思维的东西,并不一直保留在大脑中(闪存),部分内容经选择后被“心”(硬盘)所接受,一旦被“心”所接受,该部分内容就进入了所谓的潜意识层级。潜意识层级的东西,可能回忆不起来,但绝不会随意消失。这部分被“心”所接受的认知,与主体不再分离,变成了主体的一部分和观察世界的工具。
第三步观念。前文说过,观念是人戴在心目上的一副眼镜,人一旦戴上这副眼镜,对世界的观察就具有了主观性,也可以说,就很难真实了。
李平:因为,人很难做到平“心”静气。如何真实观察?此时的人,已经很难做到客观地观察自己和世界了。
杜金山:人生的“精彩”也在这里,每个人的世界都不相同。观念只是人们对世界、人生和价值的看法,其实也是一种感知。可见,人对一切事物的认识都不是直线的、简单的、单向的,而是闭合的、互动的、交流状态的。有了观念,人们所观察的一切便有了更深刻的选择性,这种选择具有了主动性和理性。理性的介入,使得心与智之间有了相互的“对话”。反复“对话”的结果,最终让认知主体对某一认知取得了心、智上的高度一致,这个经过反复选择的最后结论,成就了一个人坚定的信念!
李平:观念只是看法,信念的出现才可能导致行动。而且,信念越坚定,行动越决绝。
杜金山:行是什么?行是更深刻、更全面的“知”。看起来又回到原点了?其实,这是更高层次的原点。
我们厘清了内求的途径,这并不是高效课堂的最大贡献。理念变观念,是外化于心的关键和标志,但“心”是有“门”的,“门”是受意识和潜意识轮番控制的。
李平:您在培训的时候说过,人的“心门”口蹲着两条“狗”,一条叫哈巴狗,另一条是藏獒,哈巴狗随意开门,藏獒却只认自己的主人。您说过,在课改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管好这两条“狗”。其实,这就是所谓的“觉”。
杜金山:既然“一把手”是情感,那么,常态下人一定是活在情感状态的,所谓“跟着感觉走”就是此意。此时的“心门”被潜意识控制,随心之所欲,人会有幸福感。所以,多数人都不希望这样的状态被打破,这就是改革阻力的源头。对于有自性的生命体(动物)而言,“动”就需要动力,所有让动物自己动起来的力,都是内力。
李平:这句话是否可以理解为,虽然客观上存在外力,但外力必须经由情感的选择(门功能),转化成内在的力量,才能够推动动物去动?
杜金山:从本质上讲,对人而言,没有外力,只有内力。
那么,人是如何成为自己的呢?有两条路,一条路几乎感觉不到痛苦,因为此时的“心门”被潜意识控制,此时的“我”完全听“我”指挥,正所谓随心所欲。但请注意,这条路随欲而为,人被欲望牵引,必然是一条下坡路,其结果是用短暂的随心导致了生命觉力的迷失,终生碌碌而已!另一条路,充满了荆棘和痛苦,因为此时的“心门”被意识控制,意识(理智、大脑)这个“二把手”要去改变“一把手”(潜意识、情感、心),想想会有多少困难,多少自我的冲突和痛苦?“二把手”主动改变“一把手”的人,都是“觉”者。
李平:不管是“二把手”还是“一把手”,他们都是内在的“手”。换句话说,一个人,只要他自己不想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外力是无法直接作用于他的,所以从本质上讲,所有的管理都是自我管理。君子不外求!想改变自己,必须先有“觉”,有了“觉”,才知道原来在内部竟然有两个“手”在操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