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也是“养心”的文化。在书法中,我们不仅能感受笔墨变化的魅力,更能体悟文心与哲思。本期,我们邀请著名书法家言恭达先生讲述中国书法文化独特的魅力。 言恭达:书法“养心”

[db:作者]  2016-05-04 05:10:06  互联网

  “结芷含清,流芳捻翠,玉笏万千丛伫”,这是言恭达《齐天乐·春讯》自作词中的句子,清新秀雅,饶有趣味。对于一个著名书法家而言,作诗填词的意义何在?言恭达认为,缺少传统文化修养的书法家,只能算作“书匠”。因此,他在习书之余,总会翻阅古籍经典,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的内蕴。

  “如果不读书,就无法体会古人作品蕴含的情感,更无法将情感倾注于书法之中。”言恭达说,“书法家也不能一生都在抄录他人作品,而是应该自作诗文、自抒情感,这样的作品才是有血肉、有生命的。”言恭达的作品各体兼擅,见碑见帖、有势有韵,曾有专家用“乱中见整、个中见全、平中求奇、熟中求生”给予评价。这些笔墨之外的功夫,都是建立在文化素养基础之上的。

  诗文以外,言恭达对中国传统哲学也体悟颇深,道家与儒家的思想,都能被他融于笔墨之中。言恭达的书法追求神韵,往往在虚白之处生出诸般精妙变化,使观者有“余味不尽”的感觉,这便是道家所言之“玄之又玄”的境界。于书法风格而言,一方面磅礴壮阔,一方面清新俊逸,一方面挥洒豪放,一方面谨严精密。破除一对对矛盾,体现出言恭达书法追求的最高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

  言恭达曾说,书法是“养眼”的艺术,更是“养心”的艺术。于个人而言,陶冶情操,是“修齐治平”的内养之功,用以修炼浩然正气;于社会而言,则是“助人伦、促教化”的事业。学书法应先学做人,身不正、行不端,书法也便没有灵魂。十余年间,言恭达一直热衷公益与慈善事业,创立了“言恭达文化基金会”,至今已为各类赈灾扶贫和教育事业捐资超过一千六百万元。

  关于慈善事业,言恭达认为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怀”,视为个人与家庭的生活方式:“书法家应该具有家国情怀,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完善自己作品中的人文精神。”

  王逸少风神兼备,诗酒助幽欢,水流云在身无物;

  颜清臣家国其怀,江湖思远志,地负海涵笔有神。

  ———————————————————————————————————

  中国教师报: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人们都说,书法是线条的艺术,您认为书法有哪些艺术特点?

  言恭达:从技巧层面讲,一个优秀的书法家,既要与古人对话,吸收古人碑帖和书论中的养分,同时也要与时代接轨,不断出新,呼吸新时代的新鲜空气。我追求的书法艺术风格可以概括为“清、拙、厚、大”。“清”则古雅,去浊俗、显逸静;“拙”则浑朴,去小巧、任自然;“厚”则沉雄,去浮华、强骨骼;“大”则精神,去纤弱、生高古。我主张将“势”与“韵”结合起来,将碑的凝重苍茫、帖的醇雅精微、简的天趣率真融为一体,捕捉朦胧而又微妙的深层意象。

  

  中国教师报:每日临帖习字,掌握线条变化的规律,是否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书法家?

  言恭达:书法的韵味,取决于用笔与用墨,但过于追求笔墨的浅薄趣味有时会降低作品的艺术境界。“谢赫六法”将气韵生动放在首位,可见“气”与“韵”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核心。当然,气韵和笔墨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古人对此有很精辟的论述:“惟形似、气韵二者为先,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想要达到形神兼美、气韵和谐的境界,书法家的文化素养必不可少。

  

  中国教师报:文化素养应该是“求诸字外”的功夫,这种功夫对书法家意味着什么?

  言恭达:从最基本的要求而言,如果书法家缺少文化素养,就会出现这些现象:书体字法不规范,繁简混杂;不谙文字演变,往往随意造字、故作变形;尺牍、跋语、长题句式不通,用词遣句出现常识性错误;缺乏诗词对联的训练,只能抄录古人或他人的作品,即便试作诗词对联,也不符合文体韵律。这样的作品即使没有“硬伤”,格调也必然不高。

  

  中国教师报:您一直强调,书法要重“诗性”,这应该是比“具备基本文化素养”更高的要求。何谓书法的“诗性”?

  言恭达:所谓“诗性”,就是书法中自然流露出的审美情操,与作者的文化积淀关联紧密。明代文学家杨慎曾说:“有工而无性,神采不生;有性而无工,神采不实。”可见,书法重写意、重精神,要抒情畅神。古人曾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书法最要在气味,不在用呆功夫。”这些都是关于“诗性”的精彩论述。

  

  中国教师报:您所说的“诗性”,是否可以理解为一种书法的内在精神?这种精神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言恭达:要想悟到书法的内在精神,一定要把握书法的审美趋势。书法家的艺术追求应该包括传承历史、表达情性、创新风格、唤醒美感等。书法拥有“审美自觉”“文化自觉”,体现在传承性、中和性、深约性等方面。传承性是从技法程式到审美风格再到文化精神的一脉相承;中和性体现为敦厚、含蓄、和谐、古雅等特点;深约性要求“精微之处见精神,内质变化显个性”。

  

  中国教师报:学习书法的目的不仅是写出一笔好字,还要在精神和思想层面有所升华?

  言恭达:书法能够充分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以《周易》为例,其阴阳平衡的理念便在书法艺术中非常好地体现出来。“一阴一阳之谓道”,书法中的“柔、虚、静”属阴,“刚、实、动”则属阳。书法中的开合、争让、虚实、藏露、纵横、顺逆等,也都符合阴与阳的辩证统一。

  “中庸”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书法的基本精神便是“道中庸”“致中和”“极高明”。同样,道家讲“天地与我并在,而万物与我为一”,书法创作贵在“留白”与“造虚”,体现了“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天人合一思想,在有限之中呈现无穷生机。

  

  中国教师报:古人说,“字如其人”,一个人的经历和情感对其书法创作有什么影响?

  言恭达:书法达到一定境界后,更多地体现了书法家的艺术追求和人格修养。古往今来的书法名作,无不蕴含着作者的充沛情感。比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潇洒飘逸,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和宇宙奥秘的探索;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沉雄苍劲,作者悲愤激越的心情流露于笔墨之间。

  从另一方面说,书法是“养心”的文化,是修出来、养出来的。书法艺术需要“定力”,梁漱溟曾说:“所谓定力,不是别的,就是他的过去、他的背景,他总要受过去的背景所决定。”书法要在“万变”中求“不变”,融通自然、社会、人文。中国文化重视“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文化精神与文化品格正是书法艺术需要融会贯通的元素。

  

  中国教师报:有许多人主张书法创新,但同时有人觉得过度创新会让书法丧失传承的根基。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言恭达:书法家通过各种书体的借鉴、互补、融通,会形成新的风格。比如,楷书融入行意、篆隶草化倾向、汉碑与简书互借的草隶意趣、行草书体的互通互变等,这些有效的探索、理念的转换、意趣的生发,成为当代书法创作的一大特色。当然,这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潜力也有危机,需要不断尝试、不断纠偏。

  如果书法家只注重技巧练习,片面学古、取法局限、追风跟风,就会导致风格雷同。同样,如果只求表面的视觉效果创新,书体杂糅、抢扰主体,不管是字法还是篇章布白,只求风格新奇、个性凸现,而不尊重传承规律,这样的书法就会向工艺性、美术化倾向蔓延。

  

  中国教师报:一代有一代之书风,当代是一个信息碰撞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书法应该具备怎样的特点?

  言恭达:书法是时代的产物,其“人本主义”将超越艺术本身的技法层面,作为人类历史的文化记忆积累下来。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特有的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集体意识。书法的时代性从社会文化价值的本质意义上说,应具有反映时代、感悟生活、关注民生、关爱自然等精神。

  书法艺术应该将传统特点、时代特质、个性特色三者融合,书法家既要浸润于经典的传统文化之中,还原书法的灵魂神韵风采和人文气象等本体面貌,同时也要感染时代气息,探究时代特质,抒写时代情怀,体现一个书法家知理、明道、善行的风采。

  (言恭达,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南京大学教授)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12-10/xw_2027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