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马上就扩散开了!”
“不对不对,印度洋还没有被污染。”
“可是过不了多久,整片海洋都会被污染的。”
课堂上,学生七嘴八舌,有的激动,有的惊慌,有的愤怒,还有的伤心。这是在做什么呢?原来是广东省深圳市罗湖未来学校一年级学生在教师杜庆伟的带领下正在进行“扩散实验”探究。日本福岛核废水排放事件发生后,学校抓住契机开展了主题为“假如我是太平洋里的一条鱼”项目研究,扩散实验就是其中的一项内容。
项目研究在一个童话故事的背景下展开:假如我是太平洋里的一条鱼,有一天遇到核废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教师引导学生在故事情境下经历研究过程,用更具关怀性的观察视角思考故事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按照教师的设计,项目研究分为4个阶段——选题组队、尝试研究、衍生创作、评价反馈。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驱动下,带着疑问和好奇开展独享、分享与合作活动。
学生首先要了解日本福岛核废水排放事件的始末,展开“头脑风暴”。他们小小的脑袋里装满了大大的疑问:“核电站是怎么发电的”“为什么会引发地震”“核废水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把核废水排入太平洋”……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选定需要研究的问题,协助他们确定自己的研究目标,然后分别组队进行研究,由不同的教师和家长志愿者担任各小组导师。面对学生千奇百怪的问题,导师组织他们讨论,对问题进行大胆猜想。比如问到“核电站为什么要建在海边”,学生作出以下猜想:“因为需要很大的地方”“会产生噪音,影响人们生活”“会产生辐射,对人体有害”等。
学生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呢?学校鼓励学生自己走进图书馆查阅书籍,或者上网检索资料,然后回到学校交流各自的收获。在导师的帮助下,学生用文字、拼音和图画尝试写出初步的研究报告。
为了说明核废水排入太平洋的影响,师生共同设计了一项有趣的扩散实验。他们利用超轻土制作3D世界地图,用自来水模拟海水,滴入一滴墨水代表核污水。通过这样的模拟实验,学生清楚地看到:随着水的流动,“污水”很快扩散到整个海洋区域。
因为各小组的项目导师来自不同学科,大家的研究方式、成果展现也都不拘一格。比如,在美术教师宫庆良的带领下,学生进行创意情景剧表演《假如我是太平洋里的……》,学生还在情景剧的基础上将想象的故事串联起来进行连环画创作。“我是一只小海豚,我最喜欢游泳,我有许多好朋友:小海星、小螃蟹、小乌龟……我们天天一起做游戏。有一天,核废水流进了海洋,我觉得好难受。”一个学生在连环画里这样描述。
学校进一步将项目研究进行课程化,变成情境化的课程活动,学生通过看、读、写、唱、做、演等方式进行合作互动,让学习发生在学校、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日本真的会在2023年排放核废水吗?有没有办法让联合国知道我们的想法呢?”有些学生已经按捺不住了。
“我们可以写信啊,把想说的话写出来,让日本或者联合国知道。”在教师简单讲授写信格式后,学生纷纷拿起笔,写出一封封言辞恳切的信件。
未来安全的核电站应该是什么样呢?学生又产生了新问题。通过动画和视频了解了核电站的基本组件和运行过程,学生决定自己动手设计“核电站”。他们找到纸盒、吸管、瓶子等废旧材料,利用黏土、彩笔等工具制作出各式各样的核电站模型,一个个脑洞大开的创意令人拍案叫绝。
项目的最后,学生开始制作展板,将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收获的成果写下来、画出来,还要配上精彩的照片。面对五彩缤纷的展板,导师和学生进行“复盘”,回顾研究过程,进行自评和互评,根据在活动中的表现为自己制作奖状、授予称号。
借助核废水排放事件,师生构建了一个鲜活、持久、开放的“习场”,在团队研究与交流互动中完成知识的共同建构,进而生成对知识的个性化理解。通过项目式学习、游戏化学习等多种方式,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最终实现了“时时能习得、人人在学习”的目标。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深圳市罗湖未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