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阅读存在一个普遍现象:读不懂有难度的专业书籍;许多有价值的书,读后感觉用不上,难以迁移到教育教学中。
原因何在?
大多数人关注阅读书单,但往往忽视读书方法。读书也是有方法的,大多数教师在应试教育中成长,不同程度受死记硬背、求同思维、求标准答案思维等因素影响,加之没有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读书方法就停留在业余性阅读层面,而非研究性阅读。
业余性阅读是以获得资讯、满足休闲和消遣为目的的阅读。
业余性阅读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在书籍选择上源于兴趣多,基于需求少,偏重阅读畅销类的教育散文、教育经验或教学技巧,不愿意读有难度的专业书尤其是经典书;阅读中聚焦局部多,关注整体少,往往是对某一句、某一段感兴趣,而忽略作品的整体主旨和架构;泛泛浏览多,沉潜啃读少,很少前后勾连,反复揣摩,提取要旨;潜意识中印证多,反思少,习惯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来验证文本,很少用书籍中的知识来反思修正固有的观念和行为;阅读多,写作少,习惯勾画重点,但缺乏批注、总结和写读后感。如果仅仅是为了日常生活获得资讯和消遣,采用业余性阅读也没有什么影响,但如果是为了专业发展,那么局限性就很明显,就需要研究性阅读。
研究性阅读是通过对书籍的批注、梳理、批判、领会并内化知识的过程,主要表现为:
带着“框架性问题”阅读。如“阅读五问”——阅读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本书的作者试图解决什么问题,深入阅读这本书需要哪些信息作为基础,这本书的基本观点、假设或者原理是什么,阅读这本书将对我的价值观产生何种影响。再比如,还可以提出:这本书是针对什么问题而写,这个问题其他人如何回答,作者提出了什么洞见,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带着问题阅读,就是主动阅读,主动探究文本,主动与作者对话,主动与自我对话。
咬文嚼字,潜心啃读。对于有难度的文本或经典书籍,就得如啃硬馒头一样一点一点啃。朱熹说,“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看人文字,要当如此,岂可忽略”“看文字,须是如猛将用兵,直是鏖战一阵;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勘到底,决是不恕他,方得”。美国作家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称“向既有的理解力做挑战”:“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在阅读。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你什么都没有,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
能迅速提炼、抓取文本的核心要点和主旨。阅读既要敲骨吸髓啃读,也要一目十行速读。面对一堆资料,快速浏览,发现要点,摘录提取,为我所用。知识爆炸时代,不是任何书籍都值得啃读,也没有大把时间从容啃读,大部分书籍和文章速读即可。如果不会速读,容易沉陷在海量的文章中,被知识淹没。但真正领会了啃读,才能掌握速读。
围绕一本书,选取相关书籍进行主题性阅读。读书根源处,不是为了读懂某一本书,而是希望对某个重要领域或关键问题有通透的领会,进而改善实践。要达到这一点,仅靠一本书往往不够。比如,最近我之所以能掌握一些写论文的方法,是读了《不发表就出局》《写作是门手艺》《批判性思维与写作》《写作即思考》《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等书籍和大量关于写作方法的文章才有所领悟。
以上是关于两种读书方法的区别。是不是知道研究性阅读的方法就可以了?实际上,从“知道”到“做到”还有“十万八千里”。
对于大多数一线教师来说,仅仅“知道”研究性阅读方法也还难以“做到”。为什么?一是忙于日常工作,时间和精力不够;二是缺乏无法回避且有挑战性任务的驱动。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大多数人不愿走出认知“舒适区”。
如何突破困局?现实中,有几种探索对于教师阅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一是教师加入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对个体能起到唤醒、影响、督促、激励作用。学习共同体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比如,我主持的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就是一个在线专业学习共同体,全国数千名教师在讲师的带领下,每日啃读、持续打卡、定期研讨,日积月累读了许多“难读、难懂”的书,如《非理性的人》《教育的目的》《儿童的人格教育》《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国哲学史》等。还有一种是由教育局和学校发起的教师读书会,比如山西省定襄县教育局教研室发起的教师读书会、黑龙江省尚志市希望小学组织的蒲公英读写社等,这类由行政力量发起的读书会,定期组织专业阅读,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作报告,对教师阅读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是以教的方式来读。教,是最好的学。如果没有外在要求仅仅是自己读,往往一目十行,大略翻看,甚至半途而废。一旦有了教的压力,就不能只“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为了讲清楚,会对每段、每句反复揣摩、沉吟思考,对文本前后联系,归纳要旨。前几年,我曾自发组织教师公益读书会,之所以能每周坚持进行,主要是我通过讲的方式,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三是教师做课题研究。一旦做课题研究,就会根据目标任务和学术规范,遵循研究方法,查阅相关资料,撰写文献综述,追溯概念本源,了解学术前沿,能帮助从业余阅读迅速切换到专业阅读。
(作者系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执行院长、苏州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