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现代课堂,教学依据是课本还是课标(二)

[db:作者]  2016-06-22 04:51:54  互联网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认为,讲完教科书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考什么教什么,以“书”定教,把教科书当成金科玉律的情况普遍存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的依据主要应是国家课程标准,但现实中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的情况少之又少,许多人至今还在“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的层面纠缠不休。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状况?教学究竟该依据什么?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课程标准阐述了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内容等,如果抛弃了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要素之一,是依据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以及学科教学的规律实施教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才是落实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

    课程标准对学习结果所作出的规定,是面向全体学生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教师在保证基本要求有效落实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分层次进行教学,为所有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机会。

    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学习内容和教学顺序,它既赋予了教师更大的教学自主权,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教材、选择教材、拓展教材,有效地整合课程资源。    (湖北省枝江市团结路小学 李晓敏)

    如果只有课程标准……

    一次,听扬州梅林小学语文课《关于爱……》,留给我的印象很深。这节课容量很大,教师在课前布置了学习单,把几篇关于爱的文章放在一起教学,有《爱如茉莉》《秋天的怀念》《永远的白衣战士》等。课堂的主要形式是小组交流。例如师问:“为什么把爱比作茉莉,在文中画一画,写一写;文中哪些细节让你找到了爱?”学生默读思考,合作交流,小组展示,教师评点引导。课上得实实在在,学生收获满满。

    “如果只有课程标准……”的内涵是基于课程标准,但不是照搬,而是一种创造。正如该校校长强调,围绕着“只有课程标准……”从4个角度去探究,即课程理解、资源开发、教育实践与课程评价。课程不是单一的、既定的形态,而是不断丰富与创造的结果。课程资源不是先天的、赋予的,而是不断选择、组合、优化与再生的。教育实践是生活世界、科学世界与人文世界的连接,应体现校本创新,强调国家课程要进行校本化处理。我们要高度重视课程标准,又不能唯课程标准,缺少人的视野,教材考虑就低不就高,要强调教师读懂教材、运用教材、超越教材。    (江苏省泰州实验学校 李春莲)

    处理好三个要素的契合点

    课堂教学是学生的一次学习“旅行”。既然是旅行,就要让旅行者快乐并有所收获。要让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学习之旅感到愉快而有所收获,教师就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真正寻找到文本内容(旅途景点)、课标要求(旅行目的)和学生之间的最佳契合点。

    采用“望闻问切”,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用“望”(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用“闻”(调查)了解学生的文化知识点,用“问”(谈心询问)了解学生的认知态度、生活方式和生活经验,用“切”(综合把脉)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基础能力。

    重组教材内容,使之切合学生的学习起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文化程度和生活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

    创新目标定位,达成让学生学有所得的目的。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灵活设计教学目标,真正达成“一课一得”或“一课多得”的目的。因此,在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拘泥于参考答案,不能按部就班沿用教学设计,更不能一味地“克隆”他人的教学方法,要鼓励学生广开言路,大胆质疑,探求文本语言之外的新情况,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川省广安市教育体育局 钟乐江)

    本期话题:《现代课堂,教学依据是课本还是课标》

    欢迎您提供话题或来稿。

    投稿邮箱:362149788@qq.com

    来稿请注明“辩课”

    截稿日期:6月30日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12-11/xw_2050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