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唱这首歌时,咱们得有什么样的神态?”在上《北京四合院》音乐展示课时,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教师曹艳边说边做了一个“昂首挺胸”的姿态,一下子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音乐课就是让孩子学会唱歌?曹艳的课显然想给予学生更多。曹艳让孩子们在学唱中体会北京特有的咬字、儿化音,让孩子们展现自信、大气的面貌。她还向学生介绍单弦这种曲艺形式,并让学生分小组对歌曲进行改编。
这下子课堂热闹了,脑洞大开的孩子们迸发出各种奇思妙想。10分钟后,北京rap(说唱)版、京剧过门版的《北京四合院》纷纷上演,下面观课的教师们“惊喜连连”。
这是一节普通的音乐课?不是,此后一周,以曹艳名字命名的“曹艳音乐周”在中科院附属玉泉小学拉开帷幕。师者匠心,作为中学高级教师、区级学科带头人、学校音乐教研室主任,从1994年就来学校工作的曹艳像一位“匠人”,在精神上有一股认真和执着劲儿,愣是把音乐课上出了文化味。
比如,在给孩子们上《编花篮》一课时,曹艳就开始琢磨了:这是一首河南民歌,如何突破常规,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河南民歌的特点呢?在反复研磨、修改提炼后,她决定这样设计导入——
曹艳先用一句上海话让学生猜自己是哪儿的人?学生猜对了。她再用河南话表扬学生:“中,真棒!”然后让学生继续猜这是哪儿的方言。曹艳就是用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对河南方言和民歌有了初步的了解。此后,曹艳还把豫剧唱给学生听,让学生比较“这女子们哪一点儿不如儿男”尾音的拖腔与《编花篮》中的“银牡丹那个哪哈依呀嗨”的拖腔有哪些不同。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不仅了解河南民歌的特点,还会用豫剧演唱这首歌。”曹艳说。
这样的小设计在曹艳的课堂比比皆是。在讲《京调》一课时,曹艳从慈禧太后的大戏园子讲到京剧的起源、唱腔、行当,以及文场、武场。此后,校园里经常能听到孩子们哼唱带有京味儿的曲子。
“一个不会吹拉弹唱的民族,怎么会优雅潇洒,怎么能拥有幸福的明天?”为了让玉泉小学的孩子唱专属于自己的歌曲,现在的曹艳又走上了另一条道路——谱曲。曹艳对音乐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连睡觉做梦都在写歌,经常一睁眼就赶快拿笔写下一段旋律。每写出一首歌,她都会首先唱给爱人和女儿听,听取意见并进行修改。
从2011年到2016年,一首首写给玉泉师生的“玉泉好歌曲”诞生了。由校长高峰作词、曹艳谱曲的《玉泉吟》《玉泉学子之歌》《月上玉泉》等16首歌曲,一下子火了起来,成为玉泉小学最流行的旋律。“玉泉山下,永定河畔,美轮美奂乃我校园……”日前,在“玉泉音乐教育成果展示音乐会”上,玉泉合唱团童声二重唱《玉泉吟》的天籁之音,把现场所有人都带回了美好的童年。那一刻,曹艳心里是无比的满足和喜悦。
“为什么一些优秀的儿童歌曲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作者长期深入生活、细心观察、熟悉孩子、了解孩子。写儿童歌曲就要热爱孩子,要经常和他们在一起,要保持一颗童心。”而曹艳正在努力朝这个方向迈进。
曹艳,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音乐教师、北京市海淀区音乐学科带头人,曾在海淀区音乐学科带头人评优课及“世纪杯”评优课中获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