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从课堂出发重塑价值观

[db:作者]  2016-07-06 04:52:49  互联网

    推荐理由:作为一所生源好、地位高的百年老校,吉林省汪清县第一实验小学居安思危,把新一轮发展的突破口定位于课堂改革。

    其课堂改革是有根脉的。这个根脉就是“尊重”的办学理念,即“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师生人格,教师尊重童心,师生遵守规则”。

    其课堂改革是有智慧的,这种智慧就是五大课型的确立——微型预学课、学法指导课、综合展示课、训练提升课、大阅读课。

    其课堂改革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就是教师价值观的改变,教师明白了课堂的退让是尊重,还学生展示的平台是尊重,学生自主化管理是尊重。

    吉林省汪清县第一实验小学始建于1914年,拥有较好的生源,多年来一直延续着一所百年老校的优势。在深化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怎样让孩子享受更优质的教育?怎样传承、发展百年老校的优秀文化?怎样实现“学生学习快乐,教师工作幸福,学校底蕴深厚”的学校发展愿景?我们选择从课堂教学改革突破。

    如何基于核心理念重塑课堂

    教师和家长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较深,对学生施教大多秉承严格管教的原则,与孩子平等交流的情况比较少,这样的教育会使学生缺失个性,缺乏自信,自理自立能力较差。基于此,学校提出办“尊重的教育”,并探索用这一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改革,指导家庭教育,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进而形成教育特色品牌。

    学校确立了“尊重”的办学理念,即“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师生人格,教师尊重童心,师生遵守规则”,使其内化为教师、家长、学生共享的价值观,成为施教者和被施教者的自觉行为。

    学生之间落实尊重理念,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欣赏、学会相处、懂得克制。教师之间落实尊重理念,使教师在相互研讨中共享智慧,在相互合作中提高效率,在和谐相处中增加友情。教师与家长之间落实尊重理念,使教师与家长在坦诚交流中达成共识,在深层沟通中增加理解,在统一施教中彰显教育特色。

    基于尊重的理念,我们建构了“重基培优”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是尊重差异、面向全体、培养学力。课堂载体是静心独学、合作学习、展示提升的有效结合。“三维基础”是自主、合作、探究。

    就学生而言:自主是原则,是学习有动力、有成效的前提;合作是基础,在合作中自己既帮助他人,也接受别人的帮助;探究是提高,每个人都要学会思考、探究。

    就教师而言:自主即积极主动地完成相关的教学准备,具备自主性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合作就是通过教研组的交流,求得思想上的共识、方法上的进步、教学上的提高;探究也是全体教师应努力追求的目标,每位教师都应在自主与合作的基础上有新认识、新思考、新行动、新收获。

    确立了哪些课型

    在“重基培优”的课堂模式之下,我们确立了以下课型。

    微型预学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也就是学生要有独立、静心的学习,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讨论能弄懂的教师也不讲,但前提是学生一定要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方法。预学课就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效果自我检测等方面进行详细指导,并在课堂评价体系中加入相关的预学评价,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一部分。

    学法指导课。该课型主要以学科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本学科知识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综合展示课。借鉴杜郞口中学的无师课堂,在“预学课”和“学法指导课”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学标,了解学习流程,掌握学习方法,以展示学习成果为主,培养学生能力的课型。在综合展示课堂,教师把课堂空间和时间归还给学生,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基本实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无师课堂。这是学生最喜欢的课型,在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自信展示,表达能力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精神得以充分发展。

    训练提升课。该课型体现的是“尊重差异、重基培优、人人过关”的课堂目标。课堂目标通过小对子、小组和师生间的互帮互助达到:基础人人过关,特长分层发展。让优秀生和潜能生都品尝到成功的果实,都有进步的目标。

    大阅读课。拓展阅读不仅是课外的任务,也是课内的要求;不仅是语文学科的专利,所有学科都应该拓展相应的阅读。大阅读课是在各学科整合教材以及解读整册教材和跨册教材的基础上,利用省出的课堂时间实施的。该课型实施的策略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课内以激趣和导读为主,课外以研读为主。读书交流会和读书竞赛则是大阅读课的课堂效果检测。

    价值观如何改变

    教学改革促进了学校文化的发展,同时当学校用文化引领教学改革时,才能走得久远,这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命题。

    只重知识的学校是三流学校;“学习知识+能力培养”是二流学校;“学习知识+能力培养+育人”才是优质学校。“学生学习快乐,教师工作幸福,学校底蕴深厚”是校长带领全体教师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提炼出的学校发展愿景,把育人落实到重要的地位。因此,学校开发了《公民素养课程》、《自理自立课程》、《升旗课程》、《礼仪课程》、《感恩课程》,设立了10个研究专题。“书包瘦身行动”、“就餐礼仪研究”、“学生得体着装研究”、“运用网络与家长沟通的研究”、“净化校园研究”、“班级保洁研究”、“体态语言运用研究”、“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等,这些研究专题使原来零散的德育活动整体化、系列化,落实了学校文化,形成了特色班级。

    课堂改革改变了教师的教育价值观。教育是基于理念的行为,教育价值观支配着每一位教育人的教育行为,当课堂目标提升到育人的高度时,教师的眼界顿时开阔了。

    教师明白了课堂的退让是尊重。一向习惯“讲”课的教师退出讲台后发现了以往灌输式课堂的弊端,也加倍珍惜以学生为主的课堂。静心独学,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对子互学,尊重学生与伙伴共同研究合作的权利;小组探究,尊重学生探究的权利,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

    教师明白了还学生展示的平台是尊重。课堂上教师把展示平台归还学生,教师在课堂指导学生表达的站立姿势、眼神交流、肢体语言、语调的高低和缓急的处理,绝大多数学生能大声、大胆、大方地展示。展示平台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快速、有序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不畏惧困难的品质。

    教师明白了学生自主化管理是尊重。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日常的班级管理也是学生自己的事。班级管理与课堂文化一脉相承,由初期注重团队的评价逐步走向自主性评价。每周学生都根据自己的情况设立一个周目标,其中有习惯养成目标、学习能力培养目标,每天根据自己的实施情况进行自主评价,每周由父母、班主任给出评价反馈,自己制定整改措施。每天进步一点点,六年养成好习惯。

    教学改革重塑了家长的教育理念。当家长培养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一致时,教育效果事半功倍。课改后的第一次家长会,学校从家长比较关注的中考、高考入手,分析教育改革的趋向,从高考试题入手分析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培养对今后学习的重要性。以书信的形式向家长发放学习材料,推荐大型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要求每一位家长观看并完成反思。通过多种方式比较中外教育的差异,引导家长确立好教育的标准,从而认识到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是为孩子的将来考虑。

    孩子的变化是每一位家长最关注的。我们通过班级文化展示、小组学习展示、常规课堂、座谈会的方式,使家长在观摩、了解新课堂的基础上,认可、支持学校的教学改革。

    我们组建了家长委员会,引导家长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学校的相应事务管理,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教育,明确家长应该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改变了家长“教育孩子是学校、教师的责任”的看法。

    课改的支点在课堂。我们从课堂再出发,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幸福与快乐。课改的终点不是课堂,课堂要改变,课程、文化、管理同样要改变,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我们新的征程。

    (作者单位系吉林省汪清县第一实验小学)

    专家点评

    江苏省镇江市教科所所长徐明:去年冬季,我考察了汪清县第一实验小学。这是一所正准备重新翻建的学校,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偏僻、萧条、破旧,几乎绝迹的旱厕在这所学校依然存在。正是因为粗糙的外在,他们细腻、精细化的管理和教学改革工作给我留下了非同寻常的印象。在了解学校的改革历程后,我写下了如下评价:

    发展目标:做延边优质教育的地标,做孩子成长乡愁记忆的池塘。办学主张:点一盏灯,照亮孩子人生的方向;铺一条路,激发孩子人生的智慧;与孩子同乘一条船,给孩子个性成长展示的平台。简单地说,汪清县第一实验小学正在做而且一直会坚持做“灯、路、船”的教育,也就是他们的“尊重教育”。

    充满温度的智慧课堂。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小组合作学生间对话,师生间换位对话,在对话中完成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基本上体现出路径强化、结队自学、交流共学、点拨生学、练习固学的思维途径。课堂上,孩子们呈现出的生命状态,基本达到了“尊重教育”所追求的初级目标。交流评课时,我这样对上课教师说:“以温暖的手,引孩子规范之路;以亲切的问,点孩子智慧之光;以主题的练,增孩子达标之效;以舒展的笑,享孩子成长之美。”

    承载乡愁的德育课程。汪清人对“人”的渴望就是该校教师对教育的渴望。一所百年老校,一所百废待兴的老校,需要给学生带走什么,留下什么?学校的德育课程正在起到一个联通的作用,让孩子与世界联通,与未来联通。他们建设了“儿童梦想中心”,预见儿童幸福的样子;研发了“毕业记忆行”,为孩子留下母校的回忆;即将启动的社团活动,那是孩子们的练武场。如果再深入发展,我建议学校开发教师的“金石课程”——“每个孩子都是可镂的金石,每个教师都是待开发的金矿,每所学校都是绿色的开发者”。

    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一所老校魂魄屹立,集聚人心。学校领导、教师团队所呈现的是人心齐、泰山移的精神,在教学改革的路上受得了寂寞、吃得下辛苦。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主题已经非常突出。

    我认为,有了新课堂支撑的“尊重教育”,能更好地落实励志自强、健康身心、激扬智慧、情趣个性、合作和谐的核心素养。

  

    作为扩版后现代课堂周刊的主打栏目之一,“寻找课堂改革样本”旨在关注一线课堂创新成果,关注微观领域的教学创新,发现基层学校的课堂改革成果。欢迎来稿,欢迎提供报道线索。

    联系电话:18610378011

    邮箱:362149788@qq.com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12-11/xw_2061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