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从儿童出发创造课程

[db:作者]  2016-08-10 03:22:56  互联网

    学校课程建设的原点和动力,是满足学生成长与发展需要。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当作成长中的人来引导,把儿童当作社会中的人来培养,把儿童当作完整的人来尊重,是中关村第一小学基于儿童立场的课程构建的核心。多年来,我们始终以儿童立场、学生需要作为课程构建、调整和优化的根本依据。

    中关村一小的融合课程实践,正是从儿童立场出发,尝试解决课程与儿童之间复杂关系的一种基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探索与尝试。孩子们每天经历的是完整的生活,他们通过活动、游戏、模仿感知世界,获得成长。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们,虽然经历了学前到小学的跨越,但他们的身心发展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点。此时,如果强行施以过细的分科教学,无疑会人为割裂学生的完整生活,阻碍学生对于事物的整体感知。同时,分科教学频繁更换教师也可能造成学生适应慢、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等问题,不利于一年级新生顺利度过幼小衔接期。而幼小衔接的不畅,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小学生活产生不适甚至抵触,进而对学生的终身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基于以上思考,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学校多年小初衔接探索的基础上,中关村一小于2014年在低年级开始了融合课程的实践探索。具体来说,我们立足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成长环境,打破学科壁垒,以主题单元形式将国家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并以主题学习和项目研究的方式展开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领作用,在活动中展现人类历史文化成果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在活动中体现学生作为活动主体的存在意义,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思维、表达方式,为学生适应并喜欢小学生活搭建“脚手架”。同时,学校以融合课程为切入点,在学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全方位跟进,从更为系统、长远的视角考量学校的课程建设。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我们看到,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在融合课程中发生着悄然而显著的改变。融合课程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简单的教与学,而是师生围绕研究主题的一种课程创生活动。在融合课程中,学生自身已经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支撑。我们对2015-2016年度参与低年级融合课程的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教师看来,81.82%的学生提升了学习兴趣,66.67%的学生提升了想象力和创造力,51.52%的学生提升了操作能力;与此同时,93.94%的教师认为自己对学生的了解更加全面、深入,93.94%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60.6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增强,这就是教学相长。可以说,融合课程是我校师生实现自主成长,成为“最好的我”的重要契机。

    这一切仅仅是开始。参与融合课程的教师们在尝试、摸索、实践中创造着课程,每一节课都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第一次”,都饱含着最新鲜的教学经验。两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和经验,坚定了我们继续进行融合课程改革的信念与决心。我们也深知,唯有继承经验,不断创新,才能在融合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

    (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教学副校长)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12-13/xw_20971.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